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3篇
建筑科学   2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检察信息化是全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检察机关现代化水平、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检察机关基于专线网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办案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水平,为各项检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随着检察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时检察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进行保护成为当今检察信息化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工业试验方法,研究了B、Ti对SPHC热卷板组织性能的影响。在常规SPHC钢基础上添加微量Ti,可以析出大量富N的Ti(N,C),减少间隙原子C、N的数量,减弱屈服现象。但晶粒细化,不利于屈服平台的消除。添加微量Ti不能避免热卷板SPHC在沙钢推拉式酸洗线开卷时产生横折印缺陷。在常规SPHC钢基础上同时添加微量Ti和微量B,在析出富N的Ti(N,C)后进一步形成的BN可减少间隙原子C、N的数量,减弱屈服现象;同时,钢板的组织和强度与常规SPHC钢基本一致。添加微量Ti和微量B后热卷板SPHC在轧后不平整条件下在沙钢推拉式酸洗线酸洗生产5万余吨,因横折印缺陷判次率低于0.3%。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现代科技对检察工作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强检战略,推动检察信息化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成为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重要挑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必将阻碍检察机关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必须做好分级保护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运行,切实推进检察机关信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多相组织管线钢进行横向预应变模拟管线钢在制管过程中的横向扩径,进而研究横向预应变对多相组织管线钢横向和纵向拉伸应变行为的影响.发现多相组织X80管线钢在横向预应变后的加工硬化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平行于预应变方向加工硬化高,但在低于2%预应变条件下屈强比仍能保持在0.95以下.垂直于预应变方向在预应变后仍能保持连续屈服的拉伸应变特征,具有较低的屈强比(小于0.75)以及高的均匀延伸率.此外通过对预应变后钢板进行时效处理,以此研究制管后防腐热涂覆对管线钢拉伸应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相组织管线钢拥有很好的抗时效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吴圣杰 《电脑》2015,(4):58-59
非常荣幸受《音响改装技术》的邀约,为各位读者分享我对于汽车音响改装的心得与技巧。在接下来的每一期,我除了会尽我所能地将我对改装工艺的理解与心得以图文形式呈现之外,也会不定期地分享日本最新的工艺技术以及优秀案例。本文作为本人的处女作,我想以影响我最深的一台音响改装车作为开端,为大家先讲述一下我对于汽车音响改装的理解。由于从小生活在日本,所以对汽车音响改装文化的接触都会比同龄人要早和多。但真正全方位的碰撞还要从09年的日本ACG东北大赛(日本第一专业汽车影音竞技赛)讲起。第一次看专业性的汽车音响比  相似文献   
6.
345 MPa级耐候钢在冷加工过程中出现切割分层以及冷弯开裂两种缺陷。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对以上缺陷进行了观察、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切割分层缺陷与钢材基体中的Mn S夹杂有关。带状Mn S夹杂硬度高,脆性大,在切割变形过程中与基体组织变形不协调导致分层。冷弯开裂缺陷与钢材基体中的P偏析有关。P含量较高的偏析带组织异常粗大,塑性低。在冷弯变形过程中,偏析带内的夹杂物周围、偏析带与基体结合处易滋生裂纹。随着变形量的加大以及裂纹扩展,偏析带和钢板外侧基体断裂,形成冷弯开裂缺陷。  相似文献   
7.
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对冷轧薄板的色差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发现条状色差主要是由于带钢表面粗糙度不均匀引起。通过生产现场调研发现,在焊缝连接处色差纹路具有连续性特征,且通过轧机急停取样后发现色差主要是由于连轧机的5#机架引起。分析表明,带钢粗糙度不均与轧制过程中乳化液油膜在工作辊面分布不均相关,而油膜不均与乳化液的喷射方式、轧制速度、乳化液的颗粒度和接触角存在直接关系。通过增加乳化液辅助喷嘴,控制轧制速度,并将轧制油的颗粒度由13μm降低至8μm,油滴接触角由80°降低至63°,色差缺陷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经不同温度卷取后T-4CA高硬度镀锡板不同状态下的组织和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镀锡板的时效性不仅和固溶间隙原子有关,还和镀锡基板中的渗碳体析出相的分布以及铁素体晶粒尺寸有密切关系。低温卷取时,冷轧退火时铁素体晶粒尺寸细小且渗碳体析出相呈细小的点链状分布,这样的组织和析出相分布使得软熔后的镀锡板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屈服点延伸率较大;高温卷取时,冷轧退火板无论是铁素体基体还是渗碳体析出相都较粗大,使镀锡板在软熔后的拉伸变形过程屈服点延伸率大幅降低,抗时效性也显著提高。此外,通过对比分析镀锡板在退火、平整和镀锡后的屈服强度变化,发现镀锡后屈服强度的提高不仅与Cottrell气团钉扎位错有关,还与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晶粒取向标定和晶粒内析出相分析方法对冷轧低碳钢鱼鳞状缺陷的冷轧前后的状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热轧带钢表面异常长大的铁素体晶粒是造成冷轧后带钢表面出现鱼鳞状缺陷的直接原因;热轧粗大的铁素体晶粒为{110}001取向的Goss晶粒;热轧粗大的Goss晶粒是在轧辊剪切力作用下形成于带钢次表层,由于Goss晶粒和周围晶粒形成大角度晶界,MnS和AlN易于在Goss晶粒内部富集,而周围细小铁素体内部的MnS和AlN析出较少,容易被高迁移率的Goss晶粒吞并,从而导致在高温卷取条件下形成粗大铁素体晶粒;粗大Goss晶粒经冷轧后沿横向方向旋转形成低位错密度{001}110取向的旋转立方织构;然而低位错密度的旋转立方织构在退火过程中大部分被高位错密度的γ织构吞并,但仍有部分粗大的铁素体晶粒存在。  相似文献   
10.
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相关试验方法,对薄规格冷轧基板SPHC边部分层缺陷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对缺陷形貌、成分、金相组织、金属流线及轧制设备与工艺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边部分层缺陷形成于精轧第6道次,该道次前钢板边部发生翻边是造成边部分层缺陷的直接原因;而钢板边部翻边是由于轧制过程中钢板严重跑偏,并与带有磨损凹槽的侧导板发生碰撞,钢板边部沿凹槽内缘上翘造成的.从避免钢板跑偏和侧导板严重磨损两方面采取措施后,成功地避免了该缺陷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