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全界面高效萃取分离钴、镍的新设备。利用自主研发的多相流涡轮增压反应器切割混合水相和有机相,使两相物料以微米级形态接触,增大了萃取反应相内接触表面积和反应动力学,克服了机械混合的缺点,使两相分离速度加快,而且不产生第三相,萃取反应级数从传统的9级降为3级,设备投入减少。优化后的镍、钴萃取分离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剂与硫酸镍溶液体积比为1∶3、萃取剂皂化率50%~55%、反应温度45℃、3级逆流萃取条件下,钴萃取率达99.9%,萃余液中钴离子质量浓度达到要求(1mg/L)。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0.6m连续式风洞轴流压缩机的运行安全,分析了轴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特性及其与风洞的安全相关性,同时介绍了压缩机现场安装、调试与运行中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获得了安全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3.
解译岩溶关键带水文动态变化规律对进一步认识岩溶水循环机制及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典型岩溶区昆明市阿子营乡黄龙泉域的大气降水、不同类型洞穴滴水、泉水等逐周连续监测的水文气象数据,运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指标和时间序列法揭示岩溶区降水→洞穴滴水→泉水的年内水文动态变化特征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总体呈降水→洞穴滴水→泉水垂直递减,其中敏感性滴水≤稳定性滴水<季节性滴水;泉水水位、洞穴滴水的集中期比降水滞后约2个月。泉水水位、洞穴滴水对降水响应的滞后时间为敏感性滴水<泉水水位≤季节性滴水<稳定性滴水。岩溶关键带水具有丰、枯期交替的季节性特征和降水→洞穴滴水→泉水垂直运移的水文分带性,黄龙泉由点状、线状、面状等多种方式补给,为季节性波动大的常流岩溶泉。  相似文献   
4.
采用齿廓法线法,逐步演示螺杆压缩机转子刀具的求解过程,并以不对称型线为例求解出其刀具刃形,验证了齿廓法线法在螺杆转子刀具型线设计中的可靠便捷,从而得到了优于以往解析包络法的刀具设计方法。同时,讨论了加工参数对刀具刃形的影响,如:转子-刀具中心距大小、刀具安装角范围和奇异点的存在。最后,又以复盛型线为例,验证了齿廓法线法适用于现代型线的刃形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文  周恩民  刘恺  程松  刘烽 《兵工学报》2016,37(7):1330-1336
为提高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动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结合0.6 m×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建设、调试和运行实践,分析风洞闭口回流布局对气流温升和管网阻力的影响,研究轴流压缩机在风洞应用中的轴系、运行工况和马赫数控制的安全特性,对关键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换热器性能满足压缩机运行和风洞总温需求;得到了压缩机轴系运行参数报警阈值和防喘振曲线设置的依据,测试出了扭转振动临界转速。压缩机防喘振曲线统一采用100 kPa总压下的流量和压力比,风洞马赫数可采用压缩机转速和中心体位置闭环组合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高封装密度的电力电子集成模块所面临的热集中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蒸发端和冷凝端设置有工质回流柱的垂直传热平板热管用以替代传统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的纯铜基板,并对该模块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86W/cm2的热载荷下,热管基板蒸发端的高对流换热系数削弱了模块的热集中现象,其结壳热阻是商用铜基板模块热阻的一半,并且热管基板在正反放置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散热性能.集成模块在225W的脉宽热载荷冲击下,管芯的瞬态最高温度比商用模块低46℃.  相似文献   
7.
周恩民  顾蕴松  程松  刘恺  张文  王仪田  熊波 《兵工学报》2021,42(6):1331-1338
为满足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对主回路驱动压缩机运行范围宽广、气动性能优良、转速控制精度高、密封严密、喘振预防安全可靠的特殊要求,开展0.6 m连续式风洞驱动压缩机针对性设计,并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气密性试验、转速控制精度测试试验、热力性能试验、喘振预防试验验证。根据一体化设计理念,对压缩机进气室、排气室分别与风洞第1拐角段和第2拐角段整体设计,使结构紧凑、流动均匀、压力损失降低;采用充气密封和设置放空腔等设计,有效防止了润滑油泄漏到风洞内流道以及风洞内部试验气体向洞体外泄漏和风洞外部的湿空气进入风洞内部;基于主从控制模式和矢量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两台电机的双端同步拖动。试验结果表明:0.6 m连续式风洞驱动压缩机设计合理,气动性能优良,运行平稳,密封效果良好;压缩机转速控制精度优于0.03%,防喘振控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位机HMI在监控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轴流压缩机时存在的不足,设计一套逻辑合理、运行可靠的联锁监控系统。结合0.6 m连续式风洞轴流压缩机的型式特点和安全特性,对启机条件联锁、运行工况监测、过程安全控制、紧急停机联锁和风洞联锁通信进行了程序设计和HMI组态,建立了一套安全监测与联锁控制系统。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安全监测显示准确,联锁控制动作可靠,有效解决了完全依靠人工监控存在的信号遗漏问题,成功化解了轴流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工况,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监测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轴系的径向振动、轴向位移和键相位信号,设计基于Bently3500的轴系监测系统.采用Bently3500机械保护系统进行硬件配置和参数组态,通过PLC下位程序和上位机HMI设计,建立一套连续的在线轴系检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压缩机运行和风洞调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准确反映压缩机轴系的实时运行状态,实现轴系关键运行参数的连续采集、在线监测和逻辑报警,为压缩机的安全运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某大科学装置动力系统研制项目是典型的以实现复杂技术系统为目标的研制项目,该项目管理面临专业多、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紧张等问题。通过探索实践,基于系统工程的管理理念并结合已有项目管理经验,搭建高效的管理架构,制订系统、全面的管理方案,按计划、按指标、按要求完成设计阶段工作,顺利转入加工制造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