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热分析法测定低合金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硬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TCS热分析法测定低合金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对铁液延长保温时间,可出现如下现象:1)抗拉强度和硬度瞬时下降后又明显上升;2)碳、硅含量较高时可用延长过热时间的方法提高抗拉强度和硬度;3)铁液经过过热,铸态石墨长度由10-20μm缩短到2μm左右;4)在碳、硅含量较低时白口范围增加(激冷层加厚)尤为显著;5)白口共晶温度Tec和孕育共晶温度Teg几乎不随过热时间变化,但实际共晶温度Teo则向白  相似文献   
2.
正确地判定灰色叶属于哪一个类型,对于采取相应性的措施,来防止它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制定的措施将是无效的,相反还会助长灰色叶的发生。本文虽然叙述了Ⅰ、Ⅱ两型灰色叶的判定方法,但是,关于灰色叶发生的原因和防止的相应措施等,本杂志第72号(76年,宇野良夫等)和第81号(79年,鹤田繁)作了详细介绍,务必清参阅。Ⅰ型灰色叶的检验法1、外观检验法灰色叶发生的叶位,基本限于烟株的脚叶和腰叶。灰色叶表现片薄,质软(吸湿性高)、  相似文献   
3.
4.
和田忠义  李素珍 《武钢技术》1992,(4):32-37,F003
1 实验方法根据实验计划,对粗轧和精轧前的高压水二次除鳞引起高温钢材温度下降的因素,进行了实验室试验,试图使之定量化。进而研究了适当的高压水喷射条件和高压水情况下的热传导率,以便在除鳞时减少钢材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一、序言涤纶纤维在日本从1958年引进以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已用于许多方面。在六十年代后期,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涤纶产量有很大增长,但到七十年代前期,就明显出现长期不景气。由于石油大幅度涨价,日本的合成纤维不得不从大量生产的方向转向中量生产高附加价值商品。因此各公司都通过纤维改性和后加工技术来开发新的商品。日本的仿丝织物、仿毛织物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许多合成纤维中,涤纶  相似文献   
6.
水岛铁合金公司锰铁竖炉于1985年6月24日点火,投产后操作一直正常,建立了高富氧率下(10%)利用系数超过0.7吨/米~3·日的增产技术,特别是确定了焦炭、矿石充分混合入炉的炉料分布控制新技术。由于此操作技术的建立,1986年9月锰回收率达到93.5%的世界最高水平,继后的10月,试炼硅锰合金的操作也取得满意结果。这一结果不仅使高碳锰铁的成本低于计划成本,而且可以期望建立炼铁企业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二甲醚氧化反应及其添加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速量热仪(ARC)测定了二甲醚(DME)氧化反应温度变化和活化能(Ea),考察了添加剂对DME热稳定性效应,分析热分解产物,探讨氧化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DME热氧化反应初始温度(To)为120 ℃,反应活化能Ea=167.3 kJ•mol-1.氧的存在是导致DME热稳定性下降重要因素,在氧化反应体系中添加Fe、Fe2O3、Al等时, To和Ea值减小,它们有促进氧化反应作用,特别是有过氧化物存在下,由于自由基的引发,显著降低DME热反应初始温度和反应活化能,抗氧剂能提高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9.
<正> 冲床精度影响到冲件的精度以及模具的寿命和刚性,这是实际工作中得到的经验。但是,关于冲床的哪方面精度不良,它又是如何影响冲裁加工精度的,这方面的研究及资料比较少。本文将通过笔者在模拟精度不良的冲床进行冲裁时了解到冲件受到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甲基丙烯酸(MAA)的主要衍生物。传统的MAA是以丙酮和氢氰酸为原料的丙酮氰醇法(ACH法)制造的。受氢氰酸供应不足、副产硫铵的处理、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期待着开发新制法。从C_4馏份的有效利用出发,一直在考虑异丁烯(iC_4~-)的开发利用。日本触媒化学工业(株)是把直接气相氧化技术作为基础制造各种有机酸的公司。就丙烯(C_3~-)的氧化而论,70年代初期就已建立工业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