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4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本厂实际,谈及进口设备用油国产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老旧设备一氧化钨煅烧炉技术改造内容及所采取的措施,经改造后的氧化钨炉牛产出来的产品,既能提高产品质量,又能增加产量,并能一炉多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还原护技术改造概况。改造后的设备满足了硬质合金和钨制品对原料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自贡硬质合金厂对还原炉的技术改造,不仅使还原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而且使钨产品质量大为提高,还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技术改造项目有:从电加热改为天燃气加热,用高温合金钢取代不锈钢的炉管和舟皿,炉型从4管式发展到13管乃至15管式以及用电脑自控生产过程等。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钨粉用的四管还原炉是50年代的产品,性能落后,维修量大,必须进行技术改造。 一、采用新材料改造炉管和舟皿 还原炉中装金属氧化物用的舟皿是还原钨粉的必用工具。原设计炉管和舟皿材质为1Cr18Ni9Ti,存在以下问题:①在700~950℃的工况下运行,短时间内即起氧化皮,逐层脱落,炉管外部的氧化皮掉在电热元件上,沉积到一定厚度,造成电热元件短路、烧毁并烧坏炉管,炉管内壁和舟皿的氧化皮掉入粉末中造成粉末杂质含量增加。②由于炉管氧化,厚度减薄,加上炉管三段温度不同,受热不均,使炉管严重弯曲、变形不能使用。③焊缝裂纹故障多,炉管在高温通氢的工况下,奥氏体不锈钢晶粒长大,晶间腐蚀,造成焊缝开裂、漏氢,被迫停炉,一台炉一个月内要停炉5~6次。  相似文献   
6.
我厂60年代末生产WO3的煅烧炉是50年代的产品,性能落后,使用年限长,维修量大。为此,我们对锻烧炉进行了技术改造。锻烧炉是湿法冶炼分厂生产WO3的关键设备,其心脏是炉管,经常出现故障,主要有炉管焊缝裂开,漏料,电阻丝断裂。炉管材质是1Cr18Ni9Ti焊接管,工作温度长时间在700~950℃,屈服强度急剧下降,材质晶粒长大,炉管发生蠕变,导致焊缝裂开。炉管内仲钨酸铵粉末漏出,且越积越多,导致电阻丝断裂。锻烧出的粉末杂质含量增加。由于炉管装有仲钨酸铵粉末,在高温下锻烧时放出腐蚀气体,腐蚀内壁,其杂质掉入粉末中,因此,锻烧出来的WO3杂质含量增加。改造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1954年7月全国土壤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曾重新讨论了我国土壤分类问题。会议明确了土壤分类制度必须建立在土壤发生学的原则上。由于过去对我国各地土壤发生学的研究资料不足,当论及我国具体土壤分类制度时,见解分岐,感到困难。黑钙土的分类,即是一例。虽然对东北黑钙土,在解放前后都有调查研究,但对它的认识,可以说很不一致。例如解放前潘德顿曾经调查东北海伦、哈尔滨一带土壤,并  相似文献   
8.
我厂在“七五”期间,进口了生产硬质合金主要工艺生产线上的烧结、压制、球面磨床、模具制造、检测和深度加工等主要设备,共25个品种,42个型号,计115台(套)设备。这些设备大部分属高精度机床和自动化程度高,对润滑油各项指标的要求也较严格。随着设备的正常运转,当国外随机带来的润滑油耗尽或需补充润滑油时,为节约外汇,如何合理、正确选择国内润滑剂,来替代进口,同时又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与试验,积累了一些初步的经验,这里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厂在“七五”期间,从西德、瑞典、瑞士、日本、美国等国家引进硬质合金工艺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共25个品种、42个型号,价值近亿元.这些设备对润滑油各项指标的要求较严格.如何合理、正确地选择国产润滑剂替代进口润滑剂,以保证进口设备正常运转成了维修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试用,我们对进口设备用油国产化有如下体会.1.通过说明书,了解设备用油的品名、牌号、性能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沈阳样区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对约 10 0个土壤剖面进行了详细观测、描述 ,对 14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取样、分析和比较 ,探讨了土族和土系划分的原则与依据 ,并在样区建立了 14个土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