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改善剑麻纤维(SF)与聚丙烯(PP)之间的相容性,在PP/SF复合材料中添加超支化聚酯(H101)、超支化环氧树脂(E102),研究了两种超支化聚合物(HBP)的热稳定性及对PP/SF复合材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热重分析表明,所使用的HBP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HBP的加入使基体与纤维结合得更加紧密;力学性能测试表明,H101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及冲击强度;E102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冲击强度,当E102含量为10%时,与PP/SF复合材料相比,冲击强度提高了72.24%。尽管HBP含量较高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但HBP会降低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选择HBP含量时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红外摄像定尺切割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并对它的功能特性和优点以及该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在天然植物纤维表面改性中的研究情况,包括端羧基超支化聚酯和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胺。总结了超支化聚合物改性在树脂/植物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重点对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传统脲醛树脂中甲醛的危害,采用了果糖代替甲醛与尿素合成了环保型果糖/尿素树脂,并用合成出的树脂与芦苇纤维复合制备了芦苇纤维板,考察了树脂合成过程中果糖/尿素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等工艺参数对树脂及芦苇纤维板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果糖/尿素树脂的最佳合成工艺,即果糖/尿素/催化剂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0.13、反应温度为91℃、反应时间为3 h。在此最佳合成工艺下合成的树脂固含量为65.57%、黏度为73 m Pa·s,由此树脂制备的芦苇纤维板的静曲强度为26.19 MPa,弹性模量为6.13 GPa,完全满足国家标准GB/T 11718–2009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有关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改性现状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胺类化合物改性、烯丙基类化合物改性、热塑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改性、无机功能材料改性、微胶囊改性、纳米金属氧化物改性、含磷氧化物改性、生物改性等,并对BMI树脂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科研对教学的提升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讨论了高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提升作用,认为科研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学是科研工作的推动力,而科研是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全面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有利于建设学校积极的更富有创造力的隐形文化,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7.
以聚丙烯(PP)为基体,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了硅烷接枝PP(PP-g-Si)大分子相容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对PP-g-Si进行了表征,并从定性及定量分析两方面讨论了KH570在PP上的接枝效果,研究了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PP-g-Si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H570以侧链的形式成功接枝到PP分子链上;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PP-g-Si接枝率的影响较为复杂,总体上高螺杆转速下PP-g-Si的接枝率较高,当螺杆转速为140 r/min时,挤出温度为170℃的接枝率最高,而其它螺杆转速下,挤出温度为180℃的接枝率最高;PP-g-Si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挤出温度180℃、螺杆转速120 r/min或挤出温度170℃、螺杆转速140 r/min。  相似文献   
8.
孙占英  谷祖芳 《玻璃》2012,39(9):57-60
玻璃企业通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确定能源方针和目标,制订能源管理方案以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以持续进行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环保型芦苇纤维板,采用蔗糖代替甲醛与尿素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环保型蔗糖/尿素树脂,然后将该环保型树脂与芦苇纤维复合制备了芦苇纤维板,考察了蔗糖/尿素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的树脂及制备的芦苇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尿素与催化剂浓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0.5、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75℃时,合成的树脂黏度为1440 mPa · s,固含量为76.25%,制备的芦苇纤维板的性能达到最好,其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含水率及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为30.08 MPa,7.43 GPa,11.23%,21.36%,达到国家标准GB/T 11718-2009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的研究状况和技术进展,重点讨论了反应单体、引发剂、分散剂、反应介质等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对PS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今后PS微球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