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优化噬夏孢欧文氏菌合成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最佳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对噬夏孢欧文氏菌的生长和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产量的影响,同时,为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又进行了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噬夏孢欧文氏菌发酵生产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5g/L,酵母粉质量浓度为20g/L,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为30℃。同时,按此优化条件培养噬夏孢欧文氏菌培养发酵48h,得到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63%。该研究为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网净负荷时序数据关联的特点,提出基于数据关联的狄利克雷混合模型(Data-relevance Dirichlet process mixture model,DDPMM)来表征净负荷的不确定性.首先,使用狄利克雷混合模型对净负荷的观测数据与预测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其混合概率模型;然后,提出考虑数据关联的变分贝叶斯推断方法,改进后验分布对该混合概率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混合模型的最优参数;最后,根据净负荷预测值的大小得到其对应的预测误差边缘概率分布,实现不确定性表征.本文基于比利时电网的净负荷数据进行检验,算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狄利克雷混合模型和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等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基于数据关联狄利克雷混合模型可以更为有效地表征净负荷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造行业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与否意味着我国机械产业的发展快慢。实际上,自动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机械与自动控制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和可控性,解放劳动力,是一个极具发展力的学科和技术。在目前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分析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工业发展,提高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31日-11月8日,用国际上应用较多的4种气溶胶在线监测仪同步监测了深圳大气细粒子中元素碳(EC)和有机物(OM)的浓度.比对结果显示:黑碳仪与单颗粒黑碳光度计测定EC有很高的相关度,R<'2>=0.97,斜率为1.00;在线EC/OC分析仪的EC监测结果与前两者的相关度R<'2>均大于0.95,但是其浓度水平总体偏低30%~40%;在线EC/OC分析仪测定的OC与气溶胶质谱仪测得的OM也比较吻合,相关度R<'2>=0.83,但是在OM高浓度时在线EC/OC分析仪的测量结果相对偏低.对造成不同在线仪器观测数据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研究者掌握这些在线仪器获得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差异性提供支撑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监测环境空气中SO2、NO2、O3和TOL(甲苯)等项目时,为进一步探讨DOAS仪器与国内现行的点式仪器之间监测结果的一致性,以及高湿降雨不利气象条件对DOAS仪器监测结果的影响,该文开展了DOAS仪器与传统点式仪器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DOAS仪器监测SO2、NO2、O3和TOL等项目与点式仪器监测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深圳高湿降雨天气对DOAS仪器的监测结果无显著影响,与点式仪器的监测结果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TOL作为典型的高活性芳香烃类化合物,在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可以利用TOL监测结果间接评估VOCs的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环境空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深圳市环境空气中黑碳气溶胶(BC)的污染状况及变化规律,2009年利用黑碳仪(aethalometer)对黑碳气溶胶组分进行了在线观测及来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中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为5.72μg·m-3,占PM25的14.8%,且黑碳气溶胶浓度呈现冬高夏低、占PM25比例呈现夏高秋低的变化趋势.各季节BC浓度均具有显著的日变化,风向分析表明:静风时BC浓度较高,说明BC主要来自本地污染源;而区域污染传输发生时,东北方向的传输更易影响深圳市BC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