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冶金工业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通过对传统半仪器法实测地质剖面方法以及采用RTK全仪器法新技术实测剖面方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对比分析,确定了新方法的实际应用可行,以及效果的合理性,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的精度不高,位置不准,误差较大的实际问题,推广应用此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对以后的实测地质剖面工作起到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排山楼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为受控于韧性剪切带的大型金矿床。该矿床成因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通过总结排山楼金矿地质特征及其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区内韧性剪切带为控岩(控矿)构造,控制着赋矿糜棱岩和金矿体的空间展布,向矿区深部赋矿岩石变薄,找矿空间变小。通过分析T4矿体的品位和厚度分布规律发现,矿体厚度及品位分布规律在空间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根据金品位等值线图判断矿体向南西侧伏。研究认为T4矿体在南西深部其厚度及品位降低趋势明显,向深部工业价值不大,应重点加强对其他韧性剪切带找矿潜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前河金矿床是典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构造研究表明,该矿区经历了多期演化,形成近东西向、北东向、南北向等3个方向的构造,不同构造对矿体起着控制或破坏作用。F4断裂为近东西向构造的典型代表,为Ⅳ号矿带的容矿构造。通过对Ⅳ号矿带进行构造原生晕分析,认为头晕元素整体以中、内带异常为主,近矿晕元素以内带异常为主,尾晕元素分布差别较大,可能与元素变异系数变化较大有关。葚沟矿段00中段83勘探线深部、石家岭矿段260中段43勘探线—45勘探线深部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5.
甘肃省天水市李子园金矿床处于西秦岭北段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通过钻探、坑探工程对其深部及外围矿体的控制,对该地区矿床成因有新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区内成矿模式的研究,并结合野外地质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对下一步勘查找矿工作给予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柏杖子金矿是我国冀东—辽西金成矿带上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经过多年持续开采,该矿山保有资源量逐渐减少,因此,系统地开展矿区控矿规律研究工作,对于合理布置探矿工程以及增加矿山资源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柏杖子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认为矿区金矿体主要受柏杖子岩体和构造系统的联合控制。其中,岩体内部的原生节理—叠加断裂和岩体外部的断裂共同控制着脉状矿体,NE向含矿构造组与NEE向含矿构造组交会部位金矿化较发育,易形成蚀变岩型厚大矿体。通过综合研究,建立了矿区成矿模式,认为柏杖子金矿的成矿地质体为深部隐伏岩体,推测该矿区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矿体。矿区西南部苗金沟浅部新发现了石英细脉型矿体,推测深部存在类似柏杖子岩体内的石英脉型矿体和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矿体。  相似文献   
7.
流沙沟金矿床位于甘肃省南东部的李子园金多金属矿田内。通过岩矿鉴定和矿物短波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流沙沟金矿床围岩蚀变类型、含量及特征,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黏土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定量探讨了围岩蚀变与金成矿之间的关系,认为金矿化强度与绢云母、绿泥石、蒙脱石等蚀变矿物含量呈正相关性,且与较短的绢云母Al-OH波长和较高的伊利石光谱成熟度关系密切,可作为有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