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9篇
冶金工业   1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试样进行金相分析,对铸坯表面修磨试验结果分析及对连铸坯在高线粗轧第1道和第2道轧制的受力和变形的分析,发现盘条表面的一种特殊的线状缺陷形成的原因是连铸坯存在边内裂和皮下气泡 ,粗轧机组(特别是第1和第2架)孔型设计不合理,也促进这种线状缺陷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帅习元 《钢铁研究》2006,34(4):30-35
冷镦钢SWRCH15A是近年武钢开发的包晶系列钢新钢种.通过对第一炉试验钢的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分析,确定了关键工艺和相应参数.优化炼钢和连铸生产工艺后,大大提高了盘条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和显微分析技术(OM、SEM)对以TMCP工艺为基础的高强度管线钢的强韧特性和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管线钢的金相组织以板条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为主,单个小板条长2~5μm,宽0.2~0.5μm;若干小板条紧密结合在一起组成一组板条束,尺寸为2~5μm;不同位置组织的微观特征不同,细小的组织是其优良综合性能的微观保证。  相似文献   
4.
冷镦钢连铸过程高温塑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德信  帅习元 《炼钢》2005,21(4):21-23,52
采用热加工模拟试验机研究了w(C)为0.24%的冷镦钢在连铸过程中的物理冶金学现象,通过模拟工艺参数变化对钢的高温塑性的影响,研究高温下钢的抗拉强度和塑性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旨在预防和控制连铸坯表面裂纹的形成,提高和改善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耐火耐侯钢的高温性能进行热模拟研究,发现该钢在500℃装炉时钢的高温强度最低,比冷装炉钢的高温强度低20MPa,600℃装炉时钢的高温强度最高,比冷装炉钢的高温强度高40MPa。总体来说,热装不会影响该钢的高温性能,热装温度高于600℃对该钢的高温性能更为有利。600℃以下装炉,该钢加热奥氏体晶粒度与冷装的差不多。600℃以上装炉,加热奥氏体晶粒度比冷装炉的要小l级左右。  相似文献   
6.
中厚板轧制平面形状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人工操作的经验上,给产面形状特征模式和模糊校正控制规则,并设计了模糊一神经网络校正设定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含硼冷镦钢10B21冷镦开裂的原因,对其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金相检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开裂试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含硼冷镦钢10B21开裂是由于其表面存在尖锐的"V"形划伤所致。  相似文献   
8.
帅习元  黄静  吴超  周勇  仇东丽 《中国冶金》2012,22(10):18-22
用纯铁作为试验原料,进行了特高轧速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原料某部位晶粒大,轧后对应部位晶粒也大, 某部位晶粒小,则轧后对应部位晶粒也小,在精轧机出口速度为100 m/s、变形速率相当于2 880 s -1 的条件下,轧件 并未仅产生表面变形,轧件的变形也已渗透到轧件的中心。坯料晶粒均匀,轧后轧件的晶粒也均匀。但从轧件纵 截面的晶粒形状看,轧件中心晶粒沿纵向稍有伸长,表面晶粒沿纵向稍有压缩,这是由于孔型轧制的特殊性造 成的。  相似文献   
9.
简述气门弹簧、悬架弹簧用线材使用现状,指出国内弹簧钢的不足及提高其强度的发展方向,对最先进的日本弹簧钢线材的生产工艺及实物质量进行了综述,为国内开发生产高质量弹簧钢线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热送直装亚包晶桥板钢表面疤状缺陷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帅习元 《轧钢》2006,23(4):10-13
为提高Q345C-Hq亚包晶桥板钢的热装温度,进行了入炉温度为600℃以上的热送直装试验,试验中发现多卷成品表面存在疤状缺陷。利用金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得出,该缺陷是由铸坯冷却或加热过程中存在的裂纹经轧制后造成的;进一步用热模拟和计算的方法,求得该钢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表面应力和抗拉强度,得出有些情况下钢坯的表面拉应力已超出抗拉强度,从而使钢坯表面开裂。若钢坯出连铸机后堆冷,使钢坯内外温差减小到一定值后再进行加热,可有效避免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