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经1~4道次等径角挤压变形(ECAP)后,铸态304L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结构的演变,同时测定了ECAP变形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4道次变形后,铸态粗大晶粒破碎形成细小的大角度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202 nm;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大大提高(Rp02=1 002 MPa,Rm=1 100 MPa),但均匀塑性变形能力(A<3%)和加工硬化指数(n=0060)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ECAP制备高强高韧马氏体耐热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热轧态1Cr16Co5Ni2MoWVNbN马氏体耐热钢经一道次等径角挤压(ECAP)变形 680 ℃×2 h空冷处理后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ECAP变形后,马氏体板条大部分已碎化成亚晶粒和位错胞,第二相纳米粒子(M23C6)分布更弥散均匀;经随后的退火处理,发生了回复和部分再结晶,位错密度有所降低,形成大量尺寸仅几百纳米的等轴亚晶粒. ECAP变形后材料的屈服强度有很大提高(提高至1400 MPa),但延伸率和静力韧度均大幅度下降(分别降至7.3%和100 MJ/m2);随后的退火处理可恢复其塑性(15.4%),其强度(1044 MPa)和静力韧度(181.6 MJ/m3)均较初始态(922 MPa,160.7 MJ/m3)高.  相似文献   
3.
以Li2CO3,Ni(OH)2,MnCO3,TiO2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层状Li(Ni0.5Mn0.5)1-xTixO2。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不同钛掺杂量样品的相组成。用扫描电镜对组织形貌进行了观测。对用所制样品组装的电池的充放电和循环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得出:所制备的Li(Ni0.5Mn0.5)1-xTixO2的结构为α-NaFeO2型层状结构,当x=0.02时,L(iNi0.5Mn0.5)1-xTixO2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61mA·h/g,25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144mA·h/g,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近年来元素掺杂改善正极材料LiNi0.8 Co0.2 O2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对层状结构的稳定性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不同的元素掺杂效果进行了比较。认为在优化合成条件的基础上,元素掺杂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型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具有高效能源转换、节约新水、节能减排、清洁环保的技术优势,可以大幅度降低水消耗、高效回收蒸汽和煤气,减少环境污染,是当代转炉冶炼实现高效能源转换的关键技术.针对首钢京唐“全三脱”转炉冶炼工艺过程和技术特征,解析了转炉煤气发生泄爆的工艺机制,研究开发了控制煤气泄爆的安全技术措施.采用CFD数值仿真技术,对蒸发冷却塔内煤气流动过程进行了研究解析,优化了蒸发冷却塔的设计、雾化喷嘴的布置及其流量控制.研究开发了300t转炉在“全三脱”冶炼条件下,合理控制转炉煤气成分、温度的关键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煤气、蒸汽的回收率,大幅度减少了煤气泄爆,实现了工艺稳定运行、能源高效回收、排放显著降低的目标.生产实践表明,“全三脱”冶炼条件下全年回收煤气达到85 m3/t以上,回收蒸汽达到110kg/t以上,煤气泄爆率控制在0.03%以下,保证了炼钢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超细镍粉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细镍粉的制备方法及进展,分别就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制备超细镍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超细镍粉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细镍粉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分别评述了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Li2CO3,Ni(OH)2,MnCO3,TiO2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层状Li(Ni0.5Mn0.5)1-xTixO2.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不同钛掺杂量样品的相组成.用扫描电镜对组织形貌进行了观测.对用所制样品组装的电池的充放电和循环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得出:所制备的Li(Ni0.5Mn0.5)1-xTixO2的结构为α-NaFeO2型层状结构,当x=0.02时,Li(Ni0.5Mn0.5)1-xTixO2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61 mA·h/g,25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144 mA·h/g,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  相似文献   
9.
奥氏体不锈钢的回复与再结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经等通道转角挤压冷变形后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具有低层错能的奥氏体不锈钢在退火过程中可以发生多边化过程;亚晶的形成与长大方式有:a)形变带→带内位错胞→亚晶;b)形变带→高密度位错形变带界面→多边化→位错墙→亚晶.亚晶以晶界凸出机制迁移生长以及合并机制生长.再结晶的形核与生长:亚晶的不断长大形成再结晶晶核,晶核以凸出机制迁移长大.凸出机制在微观上是台阶长大机制,合并机制从宏观上看是晶粒转动机制.这两种机制是亚晶长大与再结晶晶核生长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10.
超大塑性变形下的晶粒细化机制与材料的层错能有很大的关系,对中、高层错能材料,主要是位错分割机制,可获得的最小晶粒尺寸一般只有几百纳米(超细晶);对低层错能材料,形变孪生和马氏体相变在晶粒细化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获得小于100nm的晶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