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港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属于高饱和压力、中等凝析油含量、带油环的凝析气田。经过几年的开发,暴露出腐蚀、结垢、地层积液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气田的正常开发。WH—3(起泡剂) LYJ—1(消泡剂)泡沫排水采气体系克服了该气藏高温、高矿化度、含凝析油等问题,在bs7井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盐穴储气库是我国重要的储气库类型,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广阔的建设空间,目前江苏省金坛市运行了国内第一座盐穴型储气库。上千万立方米天然气被高压储存在人工溶成的盐穴内,作为注(采)天然气唯一通道的注采井,其气密封性能是保证储气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保天然气的安全储存,根据国内盐穴储气库建设实际,吸收国外盐穴储气库的成熟设计理念,重点论述了在盐穴储气库完井阶段如何保证注采井的气密封性能,得出了盐穴注采井完井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展望了盐穴储气库完井新技术,对今后国内盐穴储气库的完井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永22地下储气库是我国第一座由含硫气藏改建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地下储气库。针对其储层埋藏深、安全要求严、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对永22储气库的钻井、注采、措施改造、联作工艺等钻采一体化工艺技术进行了论述。现场应用表明:各工艺满足生产工况条件,施工成功率达到100%,实现了经济、安全、可靠的设计目标,形成了含硫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钻、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4.
碳氢化合物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国内外对于生产、运输、储存碳氢化合物都有严格的规定。文章对国外使用地下盐穴储库储存碳氢化合物的安全要求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7部分内容:①相关法律规定,碳氢化合物达到一定的储存量要执行相应的安全规定;②地面选址;③盐腔的密封性;④钻井完井;⑤地面设备和工艺;⑥生产工艺和流程;⑦对生产运行中潜在的风险(操作失误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设备故障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按照储气库注采井的基本要求和大张坨地区独特的地面条件及油层压力系数非常低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射孔、试油、注气、采气等多功能的注采工艺管柱。通过方案实施,具有多种功能的这套管柱均一次成功完成,施工成功率100%,证明了这套管柱的可靠性。它有效地保护了油气层,克服了常规方案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具有安全、可靠、实用、免修期长等许多优点,为今后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提供了成功先例;另外,采气树整体升高方案及地面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不仅满足了特殊的泄洪区环境防污染、防火灾的需要,而且还具有简单、实用、可靠、经济等特点,为以后开发特殊环境下的油气田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冲蚀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认为冲蚀程度是由冲蚀流速所控制。当气体流速低于冲蚀流速时,不发生冲蚀或冲蚀不明显;当气体流速高于冲蚀流速时,会产生明显的冲蚀。提出地下储气库注采井防冲蚀方法,并推导出防冲蚀所需油管最小直径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大港地下储气库大气量紧急调峰注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京津地区冬季用气形势的日益紧张,天然气供需矛盾越为突出,这就要求地下储气库需具备紧急情况下大气量调峰的能力。针对仍采用7in生产套管如何提高地下储气库紧急调峰能力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3套工艺管柱的对比论证,并经现场实践,最终形成了7in生产套管配套4.5in注采气油管的工艺形式,使日安全供气能力达到了(100~120)×10^4m^3,极大地提高了地下储气库的调峰能力,并且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投资。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笔者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来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从课堂教学、课程实验等方面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对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作用,并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探讨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地下水文学研究评估含水层储气库盖层密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在缺乏油气圈闭的地区利用含水层进行天然气地下存储也是一种应对办法,而确定盖层的密封性则是评估含水层,建设储气库可行性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综合国外开展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对含水层储气库盖层密封性研究的系列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及应用。结果表明:(1)建库前,通过测量含水层静压头变化,并与地层水样分析相结合,可以大致评估盖层密封性;(2)从含水层中抽水,观察含水层压力变化,当盖层不发生泄漏时,符合Theis函数模型;当盖层发生泄漏时,符合Hantush函数模型;(3)当盖层泄漏量较小时,仅靠观察含水层的压力变化无法精确判断盖层的泄漏程度,需利用有限差分模型,将含水层和盖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实际应用,结论认为:含水层中压力的变化受到中等盖层泄露的影响并不明显,盖层中压力的变化是判断泄露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大陆架的Stag油田最初完成的电潜泵设计是基于低气油比 (GOR)和高黏度 (19°API)原油进行的。高于预测值的产气量和 330 0ft长距离水平产层里发生的油气分离导致了油气段塞。随着水的产出 ,地层大量出砂 ,使生产中的问题更加严重。对Stag油田电潜泵设计的逐步改进使得电潜泵的运行寿命由191天上升到现在的平均 5 1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