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龙涛 《激光技术》1987,11(4):52-59
光纤是光通信中的核心技术,在低传输损耗、宽频带化等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光纤不仅用于了通信干线系统,而且在向用户线路、分局网络、电视公用天线等方面扩大其应用范围。此外,有效地利用光纤维的小直径、高绝缘、无感应等特性,作为计测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媒介和传感器等的新应用,也在扎实地向实用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钾长石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收集的钾长石资源开发利用的资料,分别针对钾长石提钾生产钾肥的品种、综合利用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针对青海钾长石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大型风机的转速控制,重点介绍风机速度取决于系统风量的控制原理及2号风机的速度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4.
叶光平  徐建平  李龙涛 《轧钢》2012,29(4):67-70
针对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大H型钢步进式钢坯加热炉因平移液压缸出现内泄而导致炉内钢坯发生扭转的现象,改进了步进梁平移控制系统,使其容错性和鲁棒性得以增强,避免了炉内钢坯扭转引起出钢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缺少煤气热值和废气氧含量在线检测,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不能投入全自动的状况,采用模糊控制与专家系统结合对加热炉燃控系统智能化改造,使得加热炉燃烧控制得以优化,实现加热炉加热过程全自动控制,提高钢坯加热质量、降低氧化烧损、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6.
随钻取心技术是在一定井段内,不用起下钻、不用更换钻头,只是通过绳索打捞器改变内筒组件,就可以随时进行连续取心与全面钻进相交替作业的一种工艺技术。研制出了适合常规钻铤的SZ-40型随钻取心工具和取心钻头,形成了一套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取心工艺技术,进行了两口井的现场应用。现场试验表明,随钻取心工具可以实现取心和全面钻进,设计合理,动作可靠,工艺技术措施切实可行,该项技术可以提高取心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钻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7.
油田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锂元素。目前,各高新技术领域对碳酸锂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分别采用兑卤和冷冻结晶/芒硝兑卤复合工艺除去某油田卤水中的Ca~(2+),再用纯碱沉锂制备碳酸锂。实验结果表明:冷冻结晶/芒硝兑卤工艺去除卤水中Ca~(2+)的效果较冷冻结晶工艺佳,冷冻结晶/兑卤复合工艺从高钙油田卤水中制备所得碳酸锂中主含量可达96.73%(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8.
李龙涛  习友宝 《电子测量技术》2012,35(9):99-100,105
介绍了一种时域测量频率的系统方案.阐述并分析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和相对误差.在对比传统测频方案两点不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改进.此基于FPGA设计的无间歇测频系统硬件电路简单稳定高效,通过在正负闸门时间内双计数器连续交替计数实现无间歇测量,从而达到测量时段内覆盖全部频率的目的.在频率测量精度方面,脉冲上升沿触发使正负闸门时间与待测频率实现严格同步,通过改变置数闸门能够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Quartus波形仿真结果也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西北某省高碳石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石煤循环流化床焙烧,灰渣直接酸浸提钒实现碳、钒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对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高碳石煤循环流化床的焙烧特性,同时针对硫酸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灰渣酸浸提钒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钒主要赋存于钒云母和铁铝氧化物中,分别占总钒含量的73.89%和14.78%;循环流化床焙烧温度为850℃时,燃烧效率可达69.17%,高碳石煤热能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时,焙烧脱碳也有利于钒的富集,对灰渣酸浸提钒过程中钒浸出率的提高亦有正面影响作用;赋存于不同矿物中的钒浸取难度不同,游离氧化物中的钒最易浸出,铁铝氧化物中的钒较易浸出,钒云母矿物中的钒最难以浸出;硫酸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液固比等对钒的浸出均有影响,而硫酸浓度和酸浸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较适宜的酸浸条件为:硫酸浓度6 mol·L-1,酸浸温度110℃,酸浸时间2 h,液固比2.5∶1.0。在此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88.61%。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