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冶金工业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文应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实验室的高炉模型试验,对高炉炉身煤气流(干区)作了初步探讨。用稳定的平面流的方法对“干区”气流运动规律作了数学描述,对正分装和倒分装所形成的水平料面和“V”型料面,以及几种均匀和非均匀散料床的流体阻力作了测定和计算,对不同焦-球界面所产生的附加流体阻力损失亦作了理论分析和测定。提出实际高炉冶炼过程中,通过测定各部位的透气性指数(σ~2/ΔP)来实现最佳煤气流分布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炉内液泛的产生及悬料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炉冶炼中悬料的产生往往是炉况失常的严重表现形式之一.处理及时恰当,对整个冶炼过程影响较小,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则有可能造成炉缸冻结之类的大事故;因此对产生悬料前的征兆及处理方法十分重视.随悬料产生的部位不同,表现的征兆及处理方法亦不同.一般说来,上部悬料往往是由于气一固逆向流分布失调所致,其中固相的分布主要是指矿石的分布,一般处理比较容易,如人工坐料是比较凑效的;下部悬料,则由于有液相的存在,往往因为不能对症下药进行处理,反而导致炉况进一步恶化.虽然很多工厂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但由于对下部悬料机理认识还不十分清楚,还不能得出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