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2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尉士民  杨泽宽 《工业炉》1991,13(2):6-12
本文研究了加热炉少氧化控制数学模型.通过高温氧化试验,确定了可用于加热炉少氧化最优控制的钢坯的氧化量与钢坯温度、气氛及时间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钢坯加热炉气氛计算,把氧化因素引入加热炉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中,综合钢坯加热过程中的氧化烧损及燃料消耗两个因素,对加热炉进行了温度预示计算、最优化空气系数及最优化炉温计算,得出了加热炉加热不同规格钢坯时的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2.
钢坯加热与氧化模型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国仁  杨泽宽 《工业炉》1989,11(3):17-21
钢坯温度预示数学模型采用总括热吸收率法,提高了计算速度;模型引用了拉格朗日插值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研究出的数学模型满足在线控制要求。在钢坯氧化模型中,利用氧化实验数据,采用试错法确定了钢坯氧化的动力学常数。笔者提出的这一方法简便、精确、实用。本文还应用热平衡原理确定了炉内温度场,这种方法为加热炉计算机仿真、确定加热炉的优化操作参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作者为从理论上定量地确定CQ超轻质帽口,DF保护渣和蛭石防缩剂“三位一体”浇钢新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建立的镇静钢锭凝固过程二雏柱坐标数学模型及其特点。该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表明,其准确性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1)予示并比较板坯加热炉所用滑轨及滑块的效果; (2)试验滑块间距、材质、高度、滑块段长度等对效果的影响; (3)为效果分析及探讨合理结构提供依据。方法:“数学模型实验”。即(1)建立模型(包括方程式及其单值条件);(2)对各种滑轨类型及各参数变化进行予示计算;(3)分析计算结果,得出相  相似文献   
5.
测量物体表面二维动态温度场的红外热象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需要定期校验以确保其精度。我们购置了校验时所需的有关设备,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经过多次试验后,现已能迅速、准确地校验各种红外热象仪。一、原理红外热象仪的监测器是一个光子接收器,它接收物体发射出的辐射光子后,便产生电信量,其数值称为热值。对于黑度接近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际中,热工参数的测量和控制是保证工艺过程正常进行,达到高产、优质、低消耗和安全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将简要地介绍热工测量及控制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基本技术性能及其在科研和机械行业炉子上的选用。包括:基础知识;温度的测量和控制;传热的测量;压力、流量、液位的测量和控制;气体成份分析及碳势的测量和控制以及单元组合仪表、系统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太钢—轧厂加热炉数学模型优化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可编程控制器TI545对太钢一轧厂加热炉实现了回路控制和数学模型化控制.介绍了各控制回路系统的组成、控制算法及策略,重点论述了控制状态方程的建立及用精确的离线段法模型,实现炉温动态补偿和炉内总括热吸收率的动态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用热象仪测量物体表面二维温度场和用辐射式温度计测量物体表面温度时,只有准确地知道物体黑度才能准确地测出其温度。黑度不仅与物体种类和温度有关,还与表面状态等许多因素有关。测量黑度的方法很多,本文介绍用红外热象仪测量物体黑度的原理、方法和测试结果。我院1986年从瑞典购入一台AGA782型红外热象仪。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扫描器、黑白显示器、录相机、彩色转换器、  相似文献   
9.
四、用差分法计算金属加热4.1概述上一讲介绍了工业炉热过程的各种数模化方法,其中也包括了差分法。本文以连续加热炉为例,说明用能量平衡法导得的二维差分数学模型,计算在不同炉温制度和不同热滑轨条件下的钢坯和热滑轨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并着重考察了水管黑印温差和轨顶  相似文献   
10.
气隙对连铸坯凝固影响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连铸坯凝固传热有限元数学模型研究了铸坯角部形状和气隙对坯壳凝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法离散铸坯圆角能更合理地反映铸坯角部的几何和换热条件,从而可以更准确地研究角部换热条件对铸坯凝固行为的影响。角部气隙显著地降低了坯壳表面的换热,使铸坯偏角区成为热节区。此热节区是铸坯凹陷、皮下裂纹等缺陷和漏钢事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