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能源动力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分析伽马刀治疗过程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观察水化等干预治疗的防治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10月至2011年5月住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体部肿瘤患者,其中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100例(干预治疗组)采用水化、碱化、钙调等预防措施。观察两组AKI发生率、临床过程及转归。结果 对照组有18例AKI患者,均发生在造影后1 ~ 5 d,3例因少尿、高分解状态或高钾而进行血液透析1 ~ 3次。2周后所有患者的肾功能逐步改善,4周恢复至术前水平。干预治疗组有5例AKI,均发生在造影后48 h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治疗组AKI表现较轻,无少尿,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变化幅度较低,1周时已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Scr基础值偏高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和伽马刀治疗部位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伽马刀治疗过程中发生的AKI主要与对比剂有关,而非放射性损伤所致。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Scr基础值偏高者尤易发生。积极防治肾血管收缩能够防止和减轻AKI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伍娟  龚琦  杨黄  潘雪珍 《冶金分析》2010,30(2):23-29
比较了强酸性、强碱性、弱酸性、弱碱性和两性等5种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Ⅲ)和Cr(Ⅵ)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强酸性和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Ⅲ)和Cr(Ⅵ)的分离效果最好。分离后的Cr(Ⅲ)和Cr(Ⅵ)可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量。优化了纤维柱分离Cr(Ⅲ)和Cr(Ⅵ)的条件。pH 3.0的含铬试液以2~6 mL/min的流速上柱,当采用强酸性纤维柱进行分离时,用10 mL pH 1.0的硝酸预淋洗Cr(Ⅵ),再用10 mL 2.0mol/L硝酸洗脱Cr(Ⅲ);当采用强碱性纤维柱进行分离时,试液需先加入5 mL 0.005 mol/LEDTA溶液掩蔽Cr(Ⅲ)后上柱,用10mL pH 1.0的稀盐酸预淋洗Cr(Ⅲ),再用10 mL 3.0mol/L硫酸洗脱Cr(Ⅵ)。采用强酸性纤维柱时Cr(Ⅲ)和Cr(Ⅵ)检出限分别为1.06 ng/mL和0.60 ng/mL;采用强碱性纤维柱时Cr(Ⅲ)和Cr(Ⅵ)检出限分别为1.03 ng/mL和1.15ng/mL。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分离和测定管网水、池塘水样和土壤提取液中的Cr(Ⅲ)和Cr(Ⅵ)。加标回收实验表明,采用强酸性纤维柱进行分离时,Cr(Ⅲ)的回收率为90.0%~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3%~5.3%,Cr(Ⅵ)的回收率为91.7%~107%,相对标准偏差为0.3%~4.4%;采用强碱性纤维柱进行分离时,Cr(Ⅲ)的回收率为93.1%~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4%~5.0%,Cr(Ⅵ)的回收率93.8%~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1%~6.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