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8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铈对Fe-Ni-Cr合金耐磨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振宇  王智平  苏义祥  梁补女 《铸造》2004,53(4):305-307
根据磨蚀理论,设计了一种含Ce耐磨耐蚀合金,用SEM、X-ray对磨损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Ce可以获得致密化程度较高、分布均匀的组织,明显增加了合金碳化物中铬的含量,使碳化物的显微硬度提高,表面有CeFe7新相产生,并引起奥氏体、铁素体含量的增加,改变了试样表面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了Fe-Ni-Cr合金的耐磨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不同Ag含量的VN/Ag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等设备表征薄膜的组织结构、成分、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利用UMT-3摩擦试验机考察薄膜在室温至900℃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g含量的增多,薄膜的组织形貌变差,硬度及弹性模量降低。当Ag含量为16%(原子分数)时薄膜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的摩擦学性能最佳。由于Ag在低温的润滑特性及高温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润滑相,如V2O5、V6O11、V6O13、Ag3VO4、AgVO3等,使得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900℃下取得最低值0.08,实现了宽温域内的连续润滑。  相似文献   
3.
基于已开发的NCCODE数控自动编程系统,利用Word和HelpWorkshop软件,开发具有Windows标准帮助文件格式的帮助系统,并用AutoCAD定制技术实现系统的联机帮助。  相似文献   
4.
针对XK714铣削系统,以及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介绍了一种数控铣削过程计算机模拟的实现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刀具轨迹动态模拟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数控自动编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数控铣削仿真模块的实现方法,实现了可视化图形交互式数控铣削的模拟。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前广泛使用的AutoCAD图形平台和CAD/CAM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分析AutoCAD二维图形自动编程系统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用Polyline图形实体描述刀具轨迹,实现数控铣削的自动编程。为从CAD直接到CAM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铁镍稀土合金在泥浆泵缸套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泥浆泵缸套的工作条件出发,论证了采用铁镍稀土合金的合理性.设定了化学成分,对机械性能、耐磨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与100V和高铬铸铁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工业性实验.结果表明,铁镍稀土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耐磨性,耐磨性能优于100V和高碳高铬铸铁,降低了泥浆泵缸套的成本,是制造泥浆泵缸套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
AutoCAD图形的数控车削自动编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广泛使用的AutoCAD图形平台和CAD/CAM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0bjectARX,分析AutoCAD二维图形自动编程系统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用Polyline图形实体描述刀具轨迹,为从CAD直接到CAM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将不同质量分数的Nano-CeO2粉体添加到NiCrFe/WC喷涂材料中,利用CP-3000型高速火焰喷涂设备在Q235低碳钢上制备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涂层进行显微组织、表面形貌观察及物相分析,利用SHT4605型万能试验机、M-200磨损试验机和HXD-1000TM型显微硬度仪测试涂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ano-CeO2粉体可以细化涂层组织,提高涂层的致密性,在涂层凝固结晶过程中促进组分间的化学冶金反应,形成了一些新相如NiCrFe,γ(Fe,Ni)固溶体和CeNi3,这些新相通过固溶强化等作用提高了涂层的力学性能,使涂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以及耐磨性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当Nano-CeO2粉体添加量为1%时涂层的微观组织状态最佳,力学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法制备纳米和普通WC-17%Co涂层,借助于SN-3400型扫描电镜(SEM)、D8型X射线衍射仪(XRD)、HXD-1000TM型显微硬度计、SHT4605型拉伸试验机和TRB型球盘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组织结构、相组成、显微硬度、结合强度及耐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WC-17%Co涂层形成过程中WC发生了分解,并形成了W2C、W和CoxWyCz(Co3W3C、Co3W9C4)等一些新相,纳米涂层的组织形态明显好于普通涂层,组织晶粒细小,WC晶粒保持在120~150 nm的纳米尺度范围;纳米涂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和耐磨性都高于普通涂层,相比之下,纳米涂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比普通涂层高出近30%,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普通涂层的磨损体积是纳米涂层的2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氧 乙炔火焰喷熔工艺在45号钢表面喷覆两相流抗磨蚀合金(NiCrWCe)喷熔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这种喷熔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物相组成和性能,并对喷熔层的耐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流抗磨蚀合金喷熔层与基体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结合层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硬质相;稀土可显著提高喷熔层的耐磨性;在试验条件下,两相流抗磨蚀合金喷熔层的耐磨性明显高于ZGCr5Mo及Cr18Ni12Mo2Ti合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