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分析了±800 kV输电线路直线塔的雷电屏蔽性能,并研究了工作电压、杆塔高度、地形地貌和线路保护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极性工作电压使得最大绕击电流和绕击率增加,而负极性工作电压使得最大绕击电流和绕击率有所降低,但整体而言,考虑工作电压的线路绕击率高于不考虑工作电压的情况,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随着线路杆塔高度和保护角的增加,直流线路的雷电绕击跳闸率逐渐增大;大地平面朝着线路侧倾斜,会增强地面的屏蔽效应,使得雷电绕击线路的概率降低。考虑直流输电线路的实际参数,评估了四川省±800 kV锦-苏直流输电线路、±800 kV宾-金直流输电线路和±800 kV复-奉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发现了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的极性效应,并获得了3条直流输电线路的高风险杆塔分布,为线路的防雷改造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刘晓伟  秦永明  欧平 《测控技术》2013,32(9):123-126
为了满足现代先进飞行器的大攻角试验需求,提升风洞大攻角试验的测试能力,在FD-06风洞设计开发了一套大攻角试验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大攻角机构设计、测控系统设计和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风洞标模试验数据以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整体设计合理、堵塞度低、干扰小,可在连续变化攻角过程中动态采集数据,有效扩大了风洞的大攻角试验能力.系统采用的支臂拉杆式大攻角机构设计方法也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Super304H奥氏体耐热钢在650℃×5000 h时效处理后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Super304H奥氏体钢中存在固溶处理过程未溶解的尺寸约为2μm块状、150 nm球状NbC以及1μm圆形夹杂物,这些NbC与基体不存在特定的位向关系,时效过程析出的尺寸约为8 nm多边形状NbC则与基体存在立方取向关系;M23C6可以NbC为核心析出形成双层结构,偶尔发现在基体单独析出,M23C6与奥氏体存在立方取向关系,在奥氏体晶界析出的多边形状M23C6与基体也存在立方取向关系,而椭圆颗粒状M23C6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奥氏体基体内析出大量尺寸约为35 nm的富Cu相与基体存在共格关系,富Cu析出相对Super304H奥氏体钢强化作用主要来自共格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4.
生淀粉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平 《广西轻工业》2010,26(6):12-14
对生淀粉生产燃料酒精的背景、机理、所用淀粉的种类和淀粉酶的性质进行了综述,对生淀粉酒精发酵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生淀粉酒精发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电视监控系统自身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从直击雷防护及感应雷防护两大技术出发,对电视监控系统进行了防雷设计,希望对现阶段电视监控系统的防雷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2010年乐昌市境内的一个汽车加油站雷害事故进行分析,探讨可能导致本次雷击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分析纯硝酸铁为原料,苛性钾为矿化剂,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α-Fe2O3.利用XRD、TEM、SEAD对产物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对物相形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温高压下首先形成纳米线状的α-FeOOH,然后随时间的延长α-FeOOH进一步脱水,形成颗粒状α-Fe2O3粉体.并提出了α-FeOOH转化为α-Fe2O3的相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对一株产大豆蛋白酶芽孢杆菌(Bacillussp.D-16-9)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各种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产酶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发现菌株D-16-9可以利用无机氮源生长,但用来产酶则很差;有机氮源利于生长和产酶,适当添加诱导物更利于产酶;酶合成模式属于滞后合成型,大量收获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通过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成:5.0%玉米粉、3.0%大豆豆粕、0.05%氯化钾0、.05%硫酸镁;确定最适发酵条件为:起始pH10,培养温度30℃、种龄24 h、接种量10%,250 mL三角瓶中装入100 mL发酵培养基,摇瓶转速170 r/min,发酵时间120 h。综合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最终大豆蛋白酶活达6 500 U/mL。优化后蛋白酶活性由4423.20U/mL提高到6505.60U/mL。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片机的机车轴温显示及报警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道部提出的机车智能化,信息化要求,本装置采用单片机与数码管驱动芯片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机车轴温的实时显示,并且当温度超过门限值时报警。该装置已经成功应用于各型号机车,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大豆蛋白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市场下水道中筛选获得一株产大豆蛋白酶的细菌D-16,经初步鉴定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该菌的蛋白酶活力为1 164.00 U/mL.通过对初筛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和HNO2化学诱变,结合筛选,最后得到突变菌株D-16-9,其酶活为6518.40U/mL,酶活力提高了5.60倍,水解大豆蛋白的能力也提高了4.12倍.该酶作用的最适pH为10.5,pH7.0~12.0的范围内较稳定.最适温度为40℃,在60℃以下范围内,该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Mg2+酶促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b2+和EDTA明显抑制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