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18秒,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又称东日本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  相似文献   
2.
3.
煤调湿技术是炼焦工序中的一种入炉煤预处理技术方法,具有工艺相对简单、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焦炭质量的特点。简要介绍了煤调湿技术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煤调湿技术原理以及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不同煤调湿技术的特点及煤调湿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展望了煤调湿技术发展的方向,阐述了鞍钢煤调湿技术开发应用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印尼途琥炼焦煤的应用存在的分岐及认识盲区,利用鞍钢建立的炼焦煤评价体系对途琥煤进行煤质评价,并与鞍钢目前相近煤种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印尼途琥煤属于品质较好的1/3焦煤,具有较好黏结性和结焦性指标、较宽的塑性温度范围,显微结构特征显示其属于单一煤层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为1.037,途琥煤灰中碱酸比较大、碱金属含量较高。在全面、准确掌握途琥煤煤质特性的基础上,建议将途琥煤与其他煤种配合使用,并给出了应用煤岩方案进行配煤的具体实例,为鞍钢海外发展进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单种煤灰分、挥发分、硫分、胶质层厚度、黏结指数、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等指标对焦炭热态强度的影响.基于配合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1.3%~1.4%时焦炭热态强度达到最优区间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整配合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优化配煤炼焦方案,使焦炭反应性降低了1.9个百分点,焦炭反应后强度提高了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焦炉在不同直行温度下干熄焦生产工况的试验数据,找出了干熄焦循环风机转数、排焦温度、锅炉入口负压、锅炉入口温度等关键参数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干熄炉内烧损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烧损率的控制措施。采取措施后,焦炉加热煤气消耗降低,干熄焦焦炭产量提高,为降低干熄焦烧损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数值模拟技术在焦炉上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数值模拟在燃烧室降氮技术、炭化室传热过程中的应用两个方面.介绍了鞍钢目前在焦炉数值模拟方面所做的工作,并结合现有炼焦工艺技术特点,对数值模拟技术在焦炉上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JJ160/41-K型井架结构优化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井架是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大庆油田情况,满足1500m-2500m中添井钻井需要,对钻机井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分别对井架种类,井架截面、材料、结构和稳定性等进行分析,提出了5点优化选择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鞍钢焦炉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提高焦炉燃料燃烧效率,节省煤气消耗,采用MGA5型红外烟气分析仪对鞍钢12座大容积焦炉的废烟气组成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目前的JN型焦炉废烟气取样点处氧体积分数普遍偏高,平均为4.63%,使得废烟气带走的热量较多,从而导致炼焦耗热量和生产成本增加。根据焦炉燃料及废烟气流经途径,提出焦炉废烟气多点测量技术,在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情况下,空气过剩系数明显降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废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了焦炉废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此外,采用多点测量技术,还能够及时监控蓄热室封墙的窜漏情况,有利于提高炼焦生产的操作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