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柴胡栏子金矿开展深部找矿研究,从野外原始资料收集入手,研究矿体形态特征,总结其赋存规律,完成了深部矿体的预测定位,经钻孔验证证实,取得了深部探矿突破性进展。对于深部矿体的预测定位,主要根据断裂及矿体赋存特征等地质条件分析判断,认为旋钮构造作用中心点,即不同走向矿体的交会结点的侧伏趋势即是矿体的侧伏趋势,矿体沿结点的侧伏方向向深部发育。由此确定了预测靶区:一是走向呈315°的矿体,预测重点部位在700 m标高以下18线以南到33线之间;二是走向呈近EW的矿体,预测重点部位在700 m标高以下5350线以东到5950线之间。通过钻孔验证,见矿率达59%,在预测靶区范围内共获得(333)黄金金属量4 511.39 kg,矿石量143.60万t。其中,1#矿体获得金属量713.84 kg,矿石量19.64万t;4#和8#矿体获得金属量3 797.55 kg,矿石量123.95万t。  相似文献   
2.
胶东金矿省成矿作用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东半岛的原生金金属储量占全国的1/7,郯一庐断裂两侧的地质差异由新太古代延续到早白垩世晚期,指示胶东半岛为一独立大地构造块体,结合大别-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带的被错开及该变质带的三叠纪同位素年龄峰值,郯一庐断裂的主活动期可限定在后三叠纪一早白垩世晚期。金矿的同位素年龄和半岛南部广泛的金矿化指示区域成矿主要发生在侏罗纪-早白垩世,乳山矿区的矿化蚀变特征则暗示成矿作用与变质热液无关;由于区内主变质期早于新元古代,故认淡半岛的成矿起因于晚中生代大范围基底部分融熔及与此相关的岩浆热液活动,与欧亚陆缘演化有关,因此,胶东半岛的金矿与典型“绿岩型”金矿不可比,而火成岩密集区则应在找矿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胶东乳山金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格庄金矿以相对富As、Co、Ni而三甲和铜锡山金矿则以相对富Cu、Pb、Zn、Ag为特征。聚类分析显示,英格庄金矿具Bi Hg、As Sb Co与Pb Zn组合,三甲金矿具Bi Hg As Sb Co、Pb Zn与Ag Cu Au组合,而铜锡山金矿则显示Bi Hg Sb Pb Ag、Cu Au Zn As及Mo Ni组合,结合Ni、Co、Mo与Ag、Hg、As、Sb等的相关特征,认为上述三个金矿均有成矿头尾晕叠加现象。Au、Ag、Cu、Pb、Zn、As、Sb、Bi、Hg、Mo等元素垂向变化规律显示,英格庄金矿在-200m标高以下,三甲金矿在-500m标高以下尚有成矿富集段存在。其中,所确定的英格庄金矿的靶位在16勘探线附近,三甲金矿的靶位则在16~20勘探线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