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5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1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水利测绘产品质量分析与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测绘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完善测绘市场、加强水电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同时提出了产品质量的等级划分和检验方法,并且说明了根据测量工作的不同要求对检验方法及检验深度合理定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依据测量学中的偶然误差的特性,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一个随机数,并使其性质与观测值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统计性质。这样,所得到的观测值便具随机性与实测观测值具有相似的性质。通过对这批伪观测值进行平差处理,应用一定的软件工具,就可得到该网的精度,强度,可靠性,稳定性和最弱点的精度分析,从而进行网形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白少云 《工业炉》1998,20(2):48-49,52
文章主要论述了一轧厂800t/d加热炉易地扩容改造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简述了炉型结构、燃烧系统、,该设计荣获冶金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论述了一轧厂800t/d加热炉易地扩容改造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简述了炉型结构、燃烧系统、汽化冷却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的改造措施,计算机控制策略和改造后所取得的节能效果,该设计荣获冶金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应用TCA2003全站仪对庙林电站工程控制网精度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TCA2003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及构成,并结合云南庙林电站工程情况,分析了应用全站仪进行控制网观测的优势。剖析了全站仪在减少测量误差中具有较大的优势,特别在消除照准误差、大气折光误差方面对控制网精度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利用TCA2003全站仪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控制网进行外业观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获取数据准确可靠等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生产的轴承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钢材组织不均匀和成品表面脱碳严重。由于退火组织不合格,往往造成大量钢材报废;为了使表面脱碳层达到国家标准,通常采用剥皮,酸洗的方法减少表面脱碳层的厚度,这样不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把大量的金属损失掉。  相似文献   
7.
通过遥感(RS)技术获得的土地利用时间序列信息,分析杞麓湖流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杞麓湖流域1988年、1996年、2006年、2016年4期Landsat遥感数据为基础,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遥感解译获取4个时段土地利用类型图,结合空间格局、转移矩阵、动态度、利用程度、空间重心,分析了该区域1988—2016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空间格局上,林地变化最多,耕地次之,并且大部分耕地转化为建筑用地,其他用地不断向耕地、林地转化;土地利用重心不断向北发展,说明北部经济及其城镇化发展比南部快;方位变化表明该区域西部发展前期大于东部。最后通过驱动机制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因素是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且驱动作用不断扩张。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少云  刘亚光 《工业炉》1990,12(4):31-32
一、前言太钢二轧厂是冶金部电机硅钢片重点生产厂家之一,主要轧制设备有Φ780(Φ800)×1200毫米迭轧薄板热轧机4台。与其配套的加热炉分别是三座推钢式连续加热炉和一座步进底式板坯加热炉。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电机硅钢片需求的不断增长,二轧厂的生产也在不断地发展。作为主要配套设备的加热炉,由于加热能力低、加热质量差、能源消耗高、氧化烧损大,故而限制了二轧厂电机硅钢片产量的增长。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电机硅钢片日益增长的需要,公司88年3季度决定结合二轧厂中修对三座推钢式加热炉  相似文献   
9.
杞麓湖流域作为典型高原湖泊流域之一,生态极易遭到破坏。选取高程、坡度、人口密度、道路缓冲区、居民点缓冲区、水域缓冲区来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结合G1法、变权栅格理论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行杞麓湖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和流域生态用地分析。结果表明:①引入变权栅格理论可有效避免因子之间的相关干扰;②高、中、低度敏感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3.66%、71.08%、22.83%,不敏感区占比为2.44%;③93.81%的林地、99.22%的水域以及79.52%的其他用地处在高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63.02%的建设用地和54.79%的耕地处在低度敏感区与不敏感区。开展流域内的生态用地分析,为推动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