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通过对钢水冶炼过程进行吸氮热力学、动力学分析,确定在吹炼过程中通过增加转炉氮分压的方式来增加钢水中的氮含量是可行的。通过工厂试验,确定吹炼100%时打开氮气阀门,设置阀门开度为30%,吹炼时间控制为120 s,可稳定满足钢水增氮量。使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冶炼HRB400、HRB500时采用钒铁代替氮化钒铁完成VC及V(CN)析出,降低合金成本。  相似文献   
2.
 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电能利用率与升温速度无关,确定使用3档起弧精炼时需控制LF渣厚大于50mm;当渣厚小于50mm时,选择4档起弧加热更有效节约电能;不允许以升温为目的使用2,5档。通过现场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得出LF旁通条件下温降随初始温度升高而增大,指出提高成分微调一次命中率有助于降低渣面散热。根据生产实际工艺条件,提出了降低电耗的有效措施,即缩短精炼周期、降低非周转钢包使用率、优化氩气底吹率,并确定了各钢种进站温度和成分。通过以上优化措施,LF炉吨钢电耗降低了6.8 (kW·h)/t。  相似文献   
3.
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高钛焊丝钢冶炼过程,m([Ti])/m([Al])7.69,[Ti]具有竞争性,其与钢水中的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难熔的钛的氧化物。通过优化LF炉精炼工艺,连铸平台夹杂物尺寸3μm,当量直径5μm,夹杂物0.9个/mm~2,夹杂物熔点集中在1 600℃以下,保证了可浇性,连浇炉数达到8炉。  相似文献   
4.
用质子导体传感法研究钢在脱氢热处理中氢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Zr_(0.9)In_(0.1)O_(3-α)质子导体传感法测定了钢脱H热处理过程中H的行为.氢传感器的阻抗谱表明氢传感器工作稳定,测定的数据精确可靠.测量了2钢种的p_(H_2)随温度的变化,及在600和800℃恒温时,p_(H_2)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温度下钢脱H的效果,研究了H析出过程的速度限制步骤.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钢样去H热处理温度应高于600℃才能有效脱H,而温度大于727℃并不能进一步脱H.本文实验说明质子导体传感器可以用于在线、连续地检测固体钢中p_(H_2)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