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萍钢降低高炉燃料比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萍乡钢铁公司高炉炼铁燃料比高的现状,从原料冶金性能与粒度组成、炉料结构、合理冶炼强度、造渣制度、多环布料、适宜煤粉喷吹量、低硅生铁冶炼等方面,分析了降低高炉燃料比的技术措施。研究表明:改善焦炭质量,加强筛分与整粒,选择适宜冶炼强度,选择适宜MgO的渣系.缩小加权平均角差,避免过度中心加焦,根据原燃料条件选择煤比,稳定生铁的含硅量是降低高炉燃料比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板坯连铸中间包钢液洁净度的水力学模拟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改善太钢 10 4 0mm× 16 0mm连铸不锈钢板坯质量 ,通过水力学模拟研究了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 ,并用直径 0 .5~ 1.0mm ,密度 0 .99mg/mm3 的聚苯乙烯塑料粒子模拟钢中直径 5 0~ 10 0 μm夹杂物的排除情况 ,确定了在中间包内设置挡渣墙和坝流控制方案 ,并进行 4 0 9不锈钢 10 4 0mm× 16 0mm连铸板的工业试验 ,结果表明 :中间包设置挡渣墙和坝后 ,铸坯夹杂物总量比中间包无控流装置生产的铸坯降低 6 6 %。  相似文献   
3.
多流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攀钢六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采用等温和非等温物理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钢水在中间包内的流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自然对流对钢液的流动模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体积大、流间距长的中间包必须采用非等温的模拟研究方法。实验还证明了在非等温情况下中间包内加控流装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大方坯连铸结晶器伸入式水口结构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建立合理的结晶器内流场角度出发,提出了结晶器伸入式水口设计与评价原则。通过水模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攀钢大方坯连铸结晶器采用向上角度的四孔水口结构形式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铝脱氧钢水钙处理热力学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铝脱氧钢水在连铸过程中易引起水口结瘤堵塞的原因。应用热力学平衡模型,计算了Fe-Al-Ca-O-S体系中的各种平衡反应。提出钢水钙处理时钢中w(T(O)),w((Al)s),w(Ca)/w(Al),w(S)等的合理控制范围,将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方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泽平  苏振江 《炼钢》2008,24(2):42-45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测定所设计的系列水口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冲击压力及保护渣覆盖情况,经优化后,找出较佳水口;再应用流场计算软件FLUENT及水力模型,对所选水口进行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场和温度场特性分析,优选出适合大方坯连铸工艺的浸入式水口结构形式,并在生产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多流中间包冶金的分析,提出了六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内腔形状的选型方案和控流装置的设计原则,研究表明明攀钢六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采用近似T形中间包结构形状最为合理,近似T形六流中间包内合理的控流装置是围墙+双腔形状,双坝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C-Mn-Mo-Nb系为基础,添加适量钒、钛、镍、铜和铬等微合金元素的合金设计方法,利用洁净钢冶炼技术和TMCP轧制工艺,研制开发了X70高等级厚规格钢板。对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表明:钢板组织为针状铁素体混合组织,晶粒细小均匀,夹杂少,带状组织轻微,析出物均匀弥散,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数理模拟研究了六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传热和夹杂物的运动,并以此优化出最佳控流装置.在非等温条件下,中间包内流体和夹杂物的运动由于受浮力的作用,表现出向上运动的趋势;同时,还利用数理模拟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夹杂物的去除.大生产结果表明,采用推荐的中间包控流装置,中间包内排除夹杂物的效果显著,重轨钢的总氧量小于20×10-4%.  相似文献   
10.
为能在缺乏粤语分词语料的情况下进行粤语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与有监督结合的粤语分词方法。利用多源语料完成粤语词库的构建;利用二元字典与粤语词库对初步结果进行初筛分词和二次分词;利用DAG对粤语通用句式切分错误进行分析并修正;将修正后的粤语分词语料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固化分词效果,得到基于Bert-BiLSTM-CRF三层架构的分词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预分词语料的缺失问题,在无需大量分词语料的情况下,F值达到74.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