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重稀碱金属铷和铯的分离分析方法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近年来稀碱金属铷、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而对其分析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有关文献对铷和铯的各种分离、分析方法的研究状况、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内容主要涉及铷、铯分离中的一些选择性较好的吸附试剂、萃取试剂的应用 ,及分析方法中适用于环境、生物和食品等样品中微量或痕量铷、铯分析的仪器分析方法 (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等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经典方法 ,并介绍了一些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仪器分析方法 ,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 )。引用文献 6 9篇。  相似文献   
2.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测定装置和高精度密度-折光率测定仪,精确测定了CsCl-PEG 400-H2O三元体系在15,25和35℃3个温度下不同组分百分比溶液的折光率和密度数据,通过关联密度和折光率数据获得了CsCl在上述温度下的等温溶解度.对饱和体系的溶解度研究表明:在同一温度下CsCl的溶解度随聚乙二醇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温度下Cs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经验方程lnS=A1+A2ω2+A3ω2(2)+A4ω2(3)对饱和体系的溶解度进行了关联,效果较好.对不饱和体系的研究表明:当盐含量一定时,随着醇水比例的增加,体系的密度不断增大,折光率也随盐含量增加而增大;当醇水质量比一定时,体系的密度和折光率随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不饱和体系的密度和折光率用经验方程Y=(A0+A1ω2+A2ω1+A3ω1ω2+A4ω2ω1(2))×exp[A5(ω1/ω3)+A6(ω1/ω3)2]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同时给出了体系的盐析率曲线.本研究不仅为溶液化学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混合溶液中盐和醇的分离纯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对CsCl进一步的应用、开发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氯过氧化物酶催化对氨基苯磺酸降解过程中,不同介质pH值,H_2O_2浓度,反应时间,酶浓度等对降解效率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降解产物的化学组成并推测降解路线.通过降解前后溶液中单细胞绿藻生长情况评价降解产物的环境毒性,进一步在模拟工业废水环境中进行催化降解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氯过氧化酶催化对氨基苯磺酸降解的最佳条件为介质pH=4.0,H_2O_2浓度3mmol·L-1,氯过氧化酶用量4μmol·L-1,反应时间10min,此时底物的降解率达到96%.对氨基苯磺酸可通过两种途径分解成小分子产物,被氯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之后环境毒性很小.应用实验显示,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最佳降解率为64%.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相平衡研究装置,测定了Rb2CO3-PEG-H2O三元体系在25,35,45℃ 3个温度及PEG1000,4000,10000 3个分子量下的等温平衡溶解度。用四参数方程w1=a+bw2^0.5+cw2+dw2^2对体系的双液线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较好。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双液相区,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和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用Othmer-Tobias方程和Bancroft方程对体系结线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并给出了方程的参数,所有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并用NRTL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论文给出的Rb2CO3-PEG-H2O三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不仅为溶液化学提供了基础热力学数据,而且为碳酸铷的分离纯化及生物物质的萃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娟  蒋育澄 《工业催化》2012,20(2):70-75
水溶性偶氮染料的脱色降解是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的技术瓶颈。研究水溶液中加入H2O2,氯过氧化物酶高效催化氧化偶氮染料(橙黄Ⅳ和皂黄)的主要发色基团的性能,探讨影响染料降解率的主要因素pH、温度、H2O2用量、氯过氧化物酶用量、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等。结果表明,加入H2O2,氯过氧化物酶对橙黄Ⅳ和皂黄具有较好的脱色降解效果,橙黄Ⅳ在5 min的脱色率达91.02%,皂黄在7 min的脱色率达88.83%。通过液质联用技术测定了橙黄Ⅳ染料降解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并以此对降解途径进行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6.
金属铯的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属铯对生物体有一定的激发作用, 但由于其性质与钾相似, 也常发生不利于生命活动的相互竞争. 铯跨细胞膜主要与钾离子通道有关, 铯与钾的这种竞争导致钾离子的循环不畅和由此可能引发的机能失活、中毒等复杂生理作用. 本文根据近年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对铯的研究成果, 综述了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体内铯的分析检测方法, 铯对动植物和人体的生理影响, 以及铯离子跨细胞膜行为与离子通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翟全国  李淑妮  蒋育澄  胡满成 《广州化工》2013,41(9):216-217,242
根据高师院校化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特点,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五个方面探索了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几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了部分稀有金属的致癌和抗癌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稀有金属离子主要通过(1)降低致癌因子的诱变性;(2)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选择性抑制癌细胞生长;(3)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激活机体免疫防卫功能;(4)拮抗肿瘤细胞内致癌因子的增长等起到预防和抑制癌症的作用.而金属致癌作用主要包括DNA损伤和细胞转化等负面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溴代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水溶液[C_n mim]Br(n=2,4,6,8)+H_2O二元体系在288.15~308.15K下的密度和折光率,同时计算了[C_n mim]Br(n=4,6,8)+H_2O二元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V_m~E)和折光率偏差(Δn_D),从微观角度分析讨论了二元体系中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离子液体质量分数的增大,二元体系的密度和折光率逐渐增大;随着离子液体摩尔分数的增大,过量摩尔体积逐渐减小;随着离子液体烷基侧链的增长,二元体系的密度和折光率逐渐减小、过量摩尔体积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二元体系的密度和折光率略微减小、过量摩尔体积和折光率偏差缓慢增大;在288.15K下,二元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均为负值,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表明体系中各粒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且相互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