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利工程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确立了四川省宜宾以下长江千流河道采砂管理体制,明确了规划、许可等制度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管理成效。同时,河道采砂管理仍面临着一些矛盾冲突。本文对此矛盾冲突作出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流域管理的一体化进程——墨西哥水管理的特点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政府为促进开发和规范用水,已制定几部联邦法律,并成立了流域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是一个公开的多元机构,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用水户以及社会都参与水管理,在配水和处理措施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阐述墨西哥的水管理特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流域委员会进行水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征收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是贯彻实施《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一项重要手段,指出砂石资源费的征收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并提出具体测算公式,最后指出砂石资源费必须用于采砂管理方面,并就关于砂石资源费的使用和各级财政分成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15周年来取得的成效作了总结阐述,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办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新时期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新举措的思考:结合全面落实河长制,促使河道采砂管理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到实处;广泛建立部门协商合作机制,强化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管理合力;整合执法队伍,提升监管手段,大力加强河道采砂执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袁杰锋 《人民长江》2011,42(13):98-101
涉砂船舶管理是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水利部、交通运输部两部合作机制领导小组将2011年确定为长江“涉砂船舶治理年”。在回顾以往涉砂船舶整治情况的基础上,从河道采砂行为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治安管理及刑事责任等方面,阐述了涉砂船舶管理的管理权限和依据,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其中存在的管理空白。提出了以下建议:① 完善立法或作出有效的法律、法规解释、填补空白,做到有法可依;② 严格施法、执法,加大监督管理、打击力度;③ 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在各司其责的基础上,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断口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服役前后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和残余奥氏体(AR)测定,对M-B复相处理9SiCr制钉模脆性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脆性断裂本质上属回火脆,服役时应力诱发AR转变为M加剧了这种脆性。由此,为确定低合金工具钢M-B复相处理应用范围,为改进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袁杰锋 《人民长江》2006,37(10):11-12
运用公共管理决策的理论分析了决策在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就决策中领导因素、决策程序、利益驱动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因素所起到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管理的发展历程,也就是国家及各级政府有关河道采砂问题决策不断更新、调整的一个过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管理的好坏,关键就在于国家的有关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各级人民政府的政策择取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8.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五年来,水利部及其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及长江沿线各省开展了大量复杂而艰巨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在政策法规体系、管理体制、机构设置、采砂规划、许可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长江河道采砂及其管理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善,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概括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袁杰锋 《中国水利》2012,(20):29-31
按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和水利部有关长江委的职能规定,长江委肩负长江采砂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职责,需承担流域内河道采砂管理的指导与监督工作.通过分析现代法制理念下行政指导的特征形式,阐述长江委河道采砂管理指导与协商的实践情况,就流域河道采砂管理指导和协商机制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