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54篇
  免费   2506篇
  国内免费   1849篇
电工技术   307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873篇
化学工业   4937篇
金属工艺   2393篇
机械仪表   3232篇
建筑科学   3549篇
矿业工程   2246篇
能源动力   909篇
轻工业   3852篇
水利工程   1539篇
石油天然气   2243篇
武器工业   559篇
无线电   36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03篇
冶金工业   1569篇
原子能技术   511篇
自动化技术   3842篇
  2024年   379篇
  2023年   1218篇
  2022年   1005篇
  2021年   990篇
  2020年   1196篇
  2019年   1515篇
  2018年   1446篇
  2017年   671篇
  2016年   843篇
  2015年   1088篇
  2014年   2602篇
  2013年   1790篇
  2012年   1990篇
  2011年   2079篇
  2010年   1980篇
  2009年   1954篇
  2008年   1875篇
  2007年   1848篇
  2006年   1891篇
  2005年   1674篇
  2004年   1589篇
  2003年   1414篇
  2002年   1176篇
  2001年   1096篇
  2000年   963篇
  1999年   805篇
  1998年   662篇
  1997年   513篇
  1996年   642篇
  1995年   601篇
  1994年   593篇
  1993年   386篇
  1992年   390篇
  1991年   386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393篇
  1988年   250篇
  1987年   231篇
  1986年   181篇
  1985年   181篇
  1984年   166篇
  1983年   175篇
  1982年   117篇
  1981年   108篇
  1980年   68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25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16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齿轮故障特征的有效提取,针对齿轮早期故障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且信噪比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最优最小熵反卷积(MOMEDA)和数学形态滤波的齿轮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MOMEDA恢复信号中的周期性故障特征并实现信号的降噪,再运用形态差值滤波器对解卷积后的信号进行滤波以增强信号中的冲击特征,最后对滤波结果求取频谱以进行故障特征提取;通过对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抑制噪声和提取周期性故障冲击特征的能力,能够实现齿轮故障特征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3.
为了综合回收现有南非铜尾矿中的有价铁元素,在试验室对该铜尾矿进行了回收铁的可选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铜尾矿铁品位为59.36%,磁性铁含量为57.99%,当原矿磨矿细度为-0.074 mm 58%时,经两次磁选后,可获得产率为88.95%,铁品位为65.69%,铁回收率为98.43%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4.
将具有氧蒽结构的光转换剂加入Sr_2MgSi_2O_7:Eu~(2+),Dy~(3+)荧光粉,可以使夜光纤维的发射光谱红移,发出红色光。采用两种不同的偶联剂对发光材料和光转换剂进行偶联,制备一种能够发出红光的发光材料。借助荧光分光光度计、长余辉荧光测试仪检测红光发光性能,比较光转换剂对发光材料的包覆效果,以提高发光材料向光转换剂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开发新型的、发光性能较好的红色夜光纤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云计算数据访问安全已经成为了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身份认证技术是确保参与者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安全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何利用身份认证技术为云环境安全保驾护航,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文中通过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颁发CA证书以在不同云服务间建立信任,将多个采用身份密码体制(Identity-Based Encryption,IBE)的云联合起来;采用分层身份加密体系,引入共享密钥技术,通过选取成环结构,提出一种PKI-IBE混合认证模型方案,并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云环境下PKI-IBE(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Identity-Based Encryption)同层成环模型提供服务的可行性。同时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该模型的签密技术,通过公私密钥对实现云内认证以及跨云认证。安全性理论证明与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在计算量稍增加的前提下,保证了足够的安全性,更加满足云环境下的用户分属不同云域的认证以及用户安全访问的需求,有效解决了云环境中数据访问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转子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速运行时转子永磁体所产生温升严重的问题,以"一"型和"V"型两种不同磁极结构的35kW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在永磁体总量和磁极分块相同的情况下,利用有限元法与解析法,分析了两种磁极结构在弱磁条件下永磁体表面的磁通及其变化情况,探究了两种磁极结构的电机在相同的弱磁条件下不同转速、不同弱磁角和不同去磁电流时的转子永磁体涡流损耗大小和特点,得到在相同弱磁条件下"V"型磁极结构的永磁体涡流损耗大于"一"型磁极结构的结论。最后制造样机并进行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为永磁同步电机在弱磁条件下的永磁体涡流损耗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折流板结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比较(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of heat exchangers having six helical baffles of different baffle shapes and assembly configurations, i.e., two trisection baffle schemes, two quadrant baffle schemes, and two continuous helical baffle schemes. The temperature contour or the pressure contour and velocity contour plots with superimposed velocity vectors on meridian, transverse and unfolded concentric hexagonal slices are presented to obtain a full angular view. For the six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s,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the single vortex secondary flow and the shortcut leakage flow were depicted as wel as the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scheme among the six configurations is a circumferential overlap trisection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 with a baffle incline angle of 20° (20°TCO) scheme with an anti-shortcut baffle structure, which exhibits the second highest pressure dropΔpo, the highest over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K, shel-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o and shel-side average comprehensive index ho/Δpo.  相似文献   
9.
10.
为降低X系列直升机多型左/右配电盒线路通电测试所带来的测试风险,将其线路逻辑测试分为不加电情况下的线路导通测试与加电情况下的线路通电测试两类,两者均包括交流主通路、直流主通路和其他控制线路三类测试。为满足X系列直升机多种左/右配电盒整机线路逻辑测试需求,采用自动测试理论进行测试设备的研制。利用各种程控部件(包括数字万用表、电压源/电流源等)和自研的适配器箱、接触器箱搭建测试设备硬件平台,并基于VC++ 6.0开发相应的测试软件。最后针对X系列某型直升机左/右配电盒,对测试设备功能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其有效性。所做研究对其他系列直升机配电盒的整机线路逻辑测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