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化探深部预测新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化探深部预测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成果,论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有效性及其应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在深部盲矿一或隐伏矿预测的化探最佳方法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佳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胶东典型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床深部盲矿预测构造叠加晕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其共性,建立了胶东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的5条构造叠加晕准则。在研究预测中,先后对多个金矿进行跟踪研究,根据预测靶位见矿情况,总结不见矿靶位原因,修改完善预测模式和盲矿预测标志,并向矿床深部不断推进预测。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理论和方法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不仅完善和丰富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理论,方法技术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应用各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和盲矿预测标志对矿区深部进行预测,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天线设备提供必要的保护,同时尽可能降低对天线阵列的方向图、增益的影响,对天线罩进行了基于气动、结构强度、电磁透波性能的多学科协同设计。气动外形方面通过对外形的曲面优化减阻设计了阻力较小的流线纺锤外形。在满足飞行器结构强度以及透波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天线罩采用A夹层结构,内外各0.5 mm石英纤维/环氧树脂蒙皮,中间采用5 mm芳纶纸蜂窝。通过气动载荷输入条件验证了结构变形为8 mm,有效入射角度范围透波率≥80%,结构强度刚度以及透波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水轮发电机转子支架中心体内筋板焊接补强钢板的现场焊接修复方案及工艺过程。分别从焊接变形影响及控制、转子引线对修复的影响、补强钢板装配及焊接工艺规范等方面分析了现场修复过程的难点,提出了处理方案,成功修复了内筋板裂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今后同类型缺陷的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构造叠加晕新方法在小秦岭金矿带深部盲矿预测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小秦岭型典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典型金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模型,在寻找盲矿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出典型矿床的共性,建立了小秦岭金矿带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  相似文献   
6.
赵佳祥 《机械管理开发》2023,(7):221-222+227
主要对矿用掘进机液压系统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诊断的过程及处理的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这对煤矿掘进机的高效运行以及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为了验证构建的专家故障诊断系统,又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专家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对液压故障及时作出响应,以便工人维修。  相似文献   
7.
基于统计数据的非基岩核电厂抗震设计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更为准确的抗震设计谱,统计分析了美国NGA-West2数据库中2661条强震动加速度记录数据,研究了相关地震参数对地震动反应谱的中长周期的影响,并建立了基岩(I类)与非基岩(II类、III类)场地上水平向归一化加速度反应谱。结果表明,地震动反应谱受场地条件和矩震级的影响十分显著,受震源距离参数的影响较弱;与RG1.60谱、GB50267-97谱相比,本文获得的地震动反应谱能够更加可靠地估计场地覆盖层特性以及矩震级对地震动反应谱的中长周期的影响。最后,本文确定了考虑场地条件与地震构造环境影响的抗震设计谱,可作为非基岩核电厂选址及抗震设计的地震动输入。   相似文献   
8.
甘肃天水宽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研究及盲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宽沟金矿位于北秦岭褶皱带西南缘,矿床严格受构造控矿,雨子沟次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区内侵入岩体十分发育,石英正长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基于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理论,采用构造叠加晕新技术,在该区开展深部盲矿找矿工作,建立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矿区构造叠加晕分析结果显示,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征。通过研究该区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识别出不同成矿阶段所形成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提出了盲矿靶位,初步验证己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原生晕叠加理论的提出,解决了原生晕中出现的反分带难题,使反分带特征成为预测深部盲矿的重要标志。根据构造叠加晕理论,将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其优点表现在增强了盲矿信息,与原生晕法相比样品采集、加工及分析工作量明显减少,同时找矿预测的准确性更高。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已成功应用于国内80多个黄金及有色金属矿山的深部盲矿预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理论创新表现在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和构造叠加晕理论,解决了原生晕轴向分带中出现的反常反分带难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依据构造寻找叠加晕,进而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方法技术的突破在于构造叠加晕法大大减少了样品采集、加工、分析工作量,并且使得预测深度增加,提高了预测盲矿的准确性。该方法已得到了100多个(次)金-铜-银矿山深部找矿的实践检验,找矿效果显著,验证预测靶位证明新增黄金资源已突破300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