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激光法合成的氮化铁和碳氮化铁超微颗粒的磁性能,介绍了实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SF_6为光敏剂,用CW CO_2激光诱导气相Fe(CO)_5热解反应,在室温下高效率地制备出了γ-Fe 纳米粒子(20—40nm),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原砂打结冲天炉炉底的新工艺,该工艺省工、节能、安全、是一种较先进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4.
采用CO2激光诱导Fe(CO)5-C2H4-NH3的气相分解反应制备了Fe、Fe-N和Fe-C-N超细微粒(微粒直径小于100nm),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光衍射、O/N和C/S测试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研究了微粒的结构、表面形态、表面氧的状态及磁性能等;探讨了碳对微粒的氧化特征,特别是对微粒表面氧的形态及其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粒表面氧的状态可分为吸附态和化合态,并且二者的含量随着微粒的种类不同而变化,碳对微粒表面氧的存在状态、微粒的氧化状况及磁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铁基合金中马氏体均匀形核热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氏体相变的经典形核理论,重新对铁基合金中马氏体相变的形核过程进行了热力学估算.结果表明,均匀形核的临界形核功比热能低一个数量级.这意味着铁基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形核可由热起伏来促发.对早期的小颗粒实验以及铁基体材料中马氏体相变的相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表明均匀形核机制和这些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离子注入Cu薄膜的氧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新清  柳百新 《金属学报》2000,36(11):1187-1191
研究了用强流金属蒸汽弧离子源(MEVVA源)注入Cr对Cu薄膜的抗氧化性能、导电性能和氧化特征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Rutherford背散射和扫描电镜 离子注入前后氧化物结构和氧化物形态演变。结果表明,在薄膜的表面层注入一定剂量的Cr能有效地改善Cu薄膜的抗氧化性能,而对薄膜的电导性能无显著影响;离子注入显著影响薄膜表面氧化铜的结构和形态。探讨了离子注入对氧化铜结构和形态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
赵新清 《金属学报》2001,37(11):1153-1158
根据马氏体相变的经典形核理论,对铁基合金中马氏体形核激活能进行了重新估算。结果表明:在非低温时形核激活能比热能低一个数量级,从而证实了铁基合金中马氏体相变的热致形核,深入研究了马氏体形核的动力学,确定了马氏体形核激活能-界面能、激活能-相变驱动以及相变驱动力-激活体积的关系,这些关系与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热能和应力在马氏体形核中的驱动作用,提出了马氏体相变的形核机制。高温条件下的形核由热驱动来完成,而在低温时应力驱动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纳米铁微粒表面氧化物的结构及磁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新清  梁勇  胡壮麒 《金属学报》2001,37(6):633-636
用激光气相热解法制备了α-Fe(bcc)和γ-Fe(fcc)纳米微粒,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磁测量研究了纳米微粒表面氧化物的结构、形貌及磁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铁微粒表面的氧化铁厚度约5nm,由细小微晶(2-5nm)组成,该氧化铁层呈非铁磁或超顺磁性,室温下微粒表面形成的氧化铁为Fe3O4,而非Fe3O4和α-Fe2O3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X射线衍射和卢瑟福背散射技术,研究了Cr离子注入铜薄膜对氧化物形成及其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注入改变了薄膜的氧化行为和氧化物结构,离子注入阻碍Cu原子的扩散,并抑制Cu2O向CuO转变,使得铜薄膜表面的氧化物具有层状结构,探讨了注入前后薄膜表面氧化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冲天炉在熔炼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其出铁口往往容易“冻结”,严重时不得不停止熔炼,被迫提前打炉,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模索出一种修补出铁口的方法,现介绍如下。1.在沿前炉炉底处,设置一个φ80~φ100的大出渣口,这既为打炉时出净残渣和残余铁水,又为修补出铁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