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贵希  刘其敏 《中国冶金》2014,24(12):51-54
通过对高炉原燃料的K、Na、Zn含量分析,并进行投入支出平衡计算,找出烧结矿、球团等是高炉碱、锌负荷的主要来源,高炉渣是排碱的重要途径,布袋灰和重力灰是排锌的主要途径。探讨了减少高炉内碱、锌富集的方法和措施,控制进厂精粉碱、锌含量,废物料脱碱、脱锌,降低炉渣碱度,减少块状带吸附等,可有效降低高炉的碱害、锌害。  相似文献   
2.
赵贵希 《河南冶金》2008,16(1):37-39
对高炉的上下部调剂、炉墙结厚处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铜冷却壁高炉维护合理操作炉型的方法,认为加强入炉原燃料的管理,减少成份波动,降低入炉粉末含最,通过上下部调剂维持适当的边缘气流及选择合适的热制度、造渣制度是炉况稳定顺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不同地域、不同品种原料冶金性能体系和价格体系,建立基于高炉炉渣性能的原料性价比评价方法。以此优化配矿结构,在保证高炉生产的前提下降低了生铁成本。  相似文献   
4.
赵贵希 《河北冶金》2003,(5):33-34,17
对邯钢5#高炉2001年中修时采用镶砖式冷却壁,炉型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中修前后炉况的分析得出:操作制度要跟着炉型变化而进行调整,炉况才能顺行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贵希  刘琪敏 《炼铁》2008,27(2):5-7
结合邯钢5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总结了铜冷却壁高炉维护合理操作炉型的经验.认为加强入炉原燃料的管理,减少成分波动,降低入炉粉末含量,通过上下部调剂维持适当的边缘煤气流,以及选择合适的热制度、造渣制度是炉况稳定顺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