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冶金工业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一、概述快速上注时,高温钢水直接冲击铸铁底板,使底板严重侵蚀,消耗剧增;而且钢锭往往牢固地粘住底板和钢锭模,使钢锭脱底板脱模都很困难;钢水的猛烈飞溅和激荡也使钢锭表面质量恶化。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钢锭轧成钢坯的过程中,由于心部和边部的变形不同,造成了钢坯端部中间的延伸小于两边的延伸,形成了鱼尾或尾孔。鱼尾或尾孔的发展愈严重,切除的就愈多,金属的收得率就越低,即成坯率越低。根据鱼尾或尾孔形成的原因,把平底钢锭设计成凸底钢锭,以减少轧制过程中心部与边部的延伸差,将能有效地消除鱼尾和尾孔,减少钢坯尾部的切损,提高钢锭的成坯率。武钢一炼钢厂上注工艺原用平型底板和上小下大的F8.2钢锭模匹配,铸出的平底钢锭的实际切尾率约3%;1986年改用凹  相似文献   
3.
1 前言武钢第一炼钢厂是1959年建成投产的老厂,经多次技术改造后,至1989年全厂6座500t平炉全部改造为三枪顶吹氧平炉,其生产能力约280万t。然而炉后能力却不适应,这是由于铸锭跨设计仅22m宽,又有两条铁路(注锭线、渣线)通过,操作面积十分狭窄,加上原设计未考虑出钢槽的修砌场地,因此注锭跨通过能力日感不足。整模场虽增建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