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合理制定Si-Mn-MO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生产工艺,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真空条件下开展了变形温度对贝氏体钢组织性能影响的热模拟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设备,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微观组织观察等技术分析手段,对热模拟试样进行了组织观察和硬度检测分析,绘制了Si-Mn-MO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钢不同变形温度的动态CCT曲线,得出了变形温度对其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相变温度越低,组织越细小,先析铁素体越易析出,越有利于提高贝氏体钢的强硬性和韧塑性.  相似文献   
2.
提高PD3钢轨力学性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鞍钢模铸生产的PD3钢轨较U7lMn钢力学性能合格串偏低的情况,对可能影响钢轨力学性能的化学成分、钢轨氢含量、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控制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提高力学性能的主要手段,并通过调整生产工艺达到了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利用RH600氢分析仪测量钢中氢含量时,不同的氢含量标样和加工方法对测定值的影响,并利用所确定的最佳测试条件研究了钢中氢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试样在加工时,使用冷却液可减少结果偏差;钢中氢含量在一定时间内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将Si-C-Nb钢轨钢与UIC900A、U71Mn等钢轨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各钢种的力学性能测定和热模拟试验表明,Si-Cr-Nb钢轨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适合于全长淬火,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的热拉伸试验,绘制了3种重轨铸坯600 ~1350℃的热塑性和热强性曲线,对成分不同的3种重轨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重轨钢的热强性相近,随温度降低抗拉强度提高,但600 ℃以上,热强性均较低;3种重轨钢的热塑性相差较大,750℃以上,普通高碳重轨钢的热塑性最好,中碳低合金重轨钢的热塑性最差,中碳低合金重轨钢的第Ⅲ脆化区是一个温度在650 ~850℃的槽口区,而高碳重轨钢的第Ⅲ脆化区从750℃(或650℃)延伸到600℃以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加铝定氮的方法,稳定地控制了钢中酸溶硼的含量。分析了中碳硅锰钢调质处理前的轧制状态、不同的热处理或热加工对调质处理后钢中硼的分布及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热加工历程,对调质处理后钢中硼碳化物在晶界的偏聚析出和钢的冲击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为提高硼在钢中的均匀化程度,一方面要在工艺许可的范围内选择较高的热加工温度,另一方面油冷等淬火快冷方式能够避免硼碳化物的沿晶偏聚析出。  相似文献   
7.
陈昕  金纪勇  杨玉  刘宏  刘春明 《钢铁》2011,46(12):94-97
 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对提高贝氏体钢轨的韧塑性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在铁路运营时使钢轨仍保持较高的韧塑性,需要控制好贝氏体钢轨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通过对热轧空冷、热轧空冷+低温回火贝氏体钢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分析,回火贝氏体钢轨在不同试验温度(包括低温)条件下拉伸性能的分析,在模拟钢轨运营的试验条件下疲劳性能的分析及相应条件下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定,说明低温回火处理提高了贝氏体钢轨中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模拟钢轨运营的试验条件下,贝氏体钢轨中的残余奥氏体基本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U75V钢轨轨腰探伤不合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  陈昕  金纪勇  张序平  常宏伟 《钢铁》2011,46(2):91-95
为查明U75V钢轨轨腰探伤不合原因,采用垂直探伤定位法准确定位缺陷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定位的缺陷部位进行了非金属夹杂物、金相组织等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U75V钢轨轨腰探伤不合处存在长度超过2.0mm的异常大硅酸盐类非金属夹杂物和组织偏析,分析认为异常大硅酸盐类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淬火后不同温度回火对Si-Mn-Mo系贝氏体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淬火后回火的工艺可以显著提高Si-Mn-Mo系贝氏体钢的强度和塑性.淬火后300℃回火与350℃回火,该钢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而450℃回火后强度、硬度相对较低,韧塑性略有提高.组织观察表明,该钢为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片状和块状M-A岛)的复合组织,适当温度回火可以促进块状M-A岛分解,增加板条铁素体含量,提高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进而稳定其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鞍钢生产的钢轨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情况,对2004年7月~2005年2月鞍钢生产的钢轨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鞍钢生产的钢轨化学成分范围较窄,力学性能相对稳定,成分的变化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可进一步提高钢轨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