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新房  闫龙格 《金属学报》2020,56(3):257-264
目的:研究萆薢总皂苷(total saponin of dioscorea,TSD)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分别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和小鼠皮下气囊炎症模型,醋酸和热板法分别致小鼠疼痛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IL-1β、IL-18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结果:TSD能明显降低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关节浸出液中IL-1β和IL-18水平(P<0.01或P<0.05),减轻小鼠皮下气囊炎症,降低气囊炎性渗出液中PGE2和IL-1β水平(P<0.01或P<0.05),显著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或P<0.05)。结论:TSD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IL-1β、IL-18和PGE2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机变量导致工程问题具有不确定性.设计者希望设计方案不仅能满足目标性能最优,而且希望目标性能受不确定性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对此,本文提出了考虑灵敏度区域的多目标鲁棒性优化方法(multi-objective robust optimization based on sensitivity region,SR–MORO).SR–MORO可以用来解决设计变量存在不确定性时目标鲁棒性优化设计问题.该方法假定不确定性变量属于区间变量,并不需要知道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SR–MORO采用非梯度优化方法,所以,它可以解决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不连续的情况.当参数变化幅度大,超过目标函数线性变化范围,该方法也同样适用.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以流动性指数及熔化时间为评价指标,通过液相生成试验,研究Al_2O_3含量对复合铁酸钙流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Al_2O_3含量的增加,液相开始生成温度逐渐升高,液相终止生成温度逐渐减低。此外碱度提高,适宜Al_2O_3含量的范围将变大,在该适当范围内,随Al_2O_3含量的增加,流动性指数增大,复合铁酸钙流动性增强。且随Al_2O_3含量增加,复合铁酸钙熔化时间逐渐缩短,而且碱度提高,此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复合铁酸钙的生成机制以优化烧结工艺,提高烧结矿质量,采用相平衡法研究了准化学平衡条件下Al_2O_3与MgO在烧结中的行为。结果表明,Al_2O_3和MgO的共同存在有利于复合铁酸钙(silico-ferrite of calcium and alminum,简称SFCA)的生成,但存在着交互作用,MgO促进赤铁矿分解生成磁铁矿,Al_2O_3的存在可抑制MgO的作用,减少磁铁矿生成,尤其在Al_2O_3质量分数较高时,MgO促进磁铁矿生成能力降低,促进SFCA生成作用增强。当MgO质量分数为2%时,添加质量分数2%的Al_2O_3矿相中磁铁矿质量分数快速降低,SFCA质量分数快速增加;随着Al_2O_3质量分数升高,SFCA晶面间距减小,晶体结构稳定性增强,有利于SFCA的生成;Al_2O_3质量分数超过3%后,孔洞结构增多,SFCA质量分数增加变缓,磁铁矿质量分数呈降低趋势,赤铁矿质量分数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熔剂性烧结矿过程中,铁酸钙作为低熔点化合物,它的出现构成了液相形成的起点,铁矿石烧结过程中铁酸钙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烧结矿中复合铁酸钙的形成,其生成量的多少和分布影响着烧结矿的矿相结构,采用XRD和SEM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Al2O3对铁酸钙生成机理影响,850~900℃时,Al2O3与铁酸二钙(C2F)发生反应生成铝酸半钙(CA2)和铁酸一钙(CF),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温度超过900℃时,铁酸二钙开始反应生成铁酸一钙,当矿相配比中Al2O3的含量较低时,固态下Al2O3颗粒几乎与C2F完全反应生成CA2,并且矿相中仍有部分C2F剩余,最终一起参与反应形成复合铁酸钙。  相似文献   
6.
胡长庆  闫龙格  赵凯 《钢铁》2017,52(3):88-92
 针对烧结余热发电系统运行稳定性差及停机率较高的问题,基于概率理论建立了多台烧结余热锅炉并联运行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了余热锅炉工作状态对余热发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提出了烧结余热锅炉与发电系统稳定运行方案和蒸汽量调控策略。现场数据表明,多台余热锅炉并联运行,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改善;4台余热锅炉并联共用1台发电机组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3台及以上余热锅炉正常工作,即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概率大于0.98;当系统蒸汽量不足时,通过管网调入蒸汽,发电系统稳定运行概率可达到0.96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IF钢冷轧板表面典型翘皮缺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处聚集分布的Al2O3夹杂为缺陷形成的直接原因。通过改进转炉终点氧、转炉下渣量及RH升温吹氧量,顶渣改质,保护浇铸等工艺,有效减少了钢液中Al2O3夹杂物的生成量,提高了钢水的洁净度,IF钢冷轧板翘皮缺陷比例由原来的0.5%降至0.2%,表面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