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4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电解含有铁氧化物的熔渣是一个潜在的减少甚至消除CO2排放的钢铁冶炼短流程新工艺.本文采用MgO或Y2O3稳定的氧化锆管内装碳饱和铁熔体做阳极,构建可控氧流电池:铁棒|Fe+FeO(slag)|ZrO2(MgO或Y2O3)|[O](Fe+C饱和)|石墨棒.在1723 K高温下通过测定电池开路电压-时间曲线、线性扫描伏安曲线、恒电压电解曲线研究了SiO2-CaO-Al2O3-MgO-FeO熔渣的电解还原行为,并借助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了残样的显微结构与成分.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获得SiO2-Ca O-Al2O3-MgO-FeO熔渣中FeO的分解电压约为-0.25 V,测定结果位于Fact Sage热力学软件理论计算值范围内,表明采用本实验装置测定熔渣中FeO分解电压是可行的.在外加电压条件下可以从SiO2-CaO-Al2O3-MgO-FeO熔渣中电解还原获得金属铁(或铁合金).可控氧流电解还原电流的大小及FeO还原效果与外加电压、ZrO2稳定剂的种类和ZrO2管(阳极)插入熔渣中的深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脂质氧化和水解是形成腊肠特征风味的重要途径,但过度氧化会造成腊肠品质的劣变。桑椹多酚是一类天然抗氧化剂,被证实可以有效缓解腊肠储藏过程中的氧化反应,然而其通过调控腊肠脂质氧化和水解来改变腊肠风味的相关机制还鲜有研究报道。鉴于此,该研究将桑椹多酚提取物(1 g/kg)加入到肉糜中,制成广式腊肠,跟踪28 d的储藏过程中腊肠的脂质氧化代谢产物(共轭二烯、共轭三烯、TBARS和己醛)以及脂肪酸(中性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的组成变化。研究发现,桑椹多酚主要通过抑制脂质次级代谢产物(己醛和丙二醛)来延缓腊肠的脂质氧化。经过28 d的储藏期后,桑椹腊肠中己醛与丙二醛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63.10%与28.05%。此外,储藏过程中桑椹多酚还可以有效抑制腊肠储藏过程中游离脂肪酸、磷脂的释放。经过28 d的储藏期后,与对照组相比,桑椹腊肠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下降了9.59%。同时,桑椹多酚还可以减少风味物质中醛类物质的产生和积累。综上所述,桑椹多酚主要通过延缓腊肠储藏过程中脂质的降解及次级氧化过程来调控产品的风味。  相似文献   
3.
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加入适量的分散剂三乙醇胺、粘结剂PVA、增塑剂聚乙二醇-400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消泡剂DF001,采用水基流延工艺成功制备了表面光滑、具有较好强度和韧性的氧化锆(TZ-5Y)薄膜.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400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配合使用可以获得较好的增塑效果;通过在15 kPa真空度下除泡20 min,同时以5 r/min搅拌,再静置2h的方法可以获得有效的除泡效果.  相似文献   
4.
6 t真空自耗炉冶炼的S53钢在Φ300 mm锻材低倍组织检测时发现了环状花样组织,组织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Cr、Mo等元素的偏析是造成环状花样组织的原因。通过调整真空自耗熔炼参数,熔滴短路时间由平均0.8 s降低到0.3 s,电压值由平均26 V降低到25 V,熔速由平均6 kg/min降低到4.8 kg/min,电流值由平均11 500 A降低到7 500 A,氦气压力由平均600 Pa降低到300 Pa,消除了S53钢环状花样组织。  相似文献   
5.
ASPEN PLUS 对混合二甲苯分离工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法  孙剑  阮栋 《宝钢技术》2005,(Z1):76-79
C8芳烃(混合二甲苯)由于组分来源的不同,组分较多,组分间沸点差很小,使C8芳烃分离可供选择的流程很多.化工分公司应用ASPEN PLUS软件,研究了超精馏工艺分离混合二甲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肉制品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肉类预制菜肴的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氧化反应与微生物污染,造成营养流失、色泽衰退、风味下降。传统肉制品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已引起人们重视,天然植物资源在调控肉制品营养与品质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天然植物中富含多酚、多糖、有机酸、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对于肉制品的色泽、氧化、风味及有害物质生成等均具有良好调控作用。该研究围绕着肉类预制菜肴关键的品质变化、植物中典型的活性物质、天然活性物质在肉类预制菜肴中的应用现状这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当前植物资源在改善预制菜肴品质中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为肉类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VV)对牛肉蛋白风味吸附能力的影响,该实验用不同添加量(0%、1%、3%、9%,m/m)的草菇提取物(VV)处理牛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分析处理前后MP在结构、颗粒性质、聚集状态及其吸附牛肉和草菇中常见挥发性风味物质能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草菇提取物浓度的增加,MP的荧光猝灭效应愈发显著,MP颗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从3 654 nm和-24.1 mV减小到2 588 nm和-28.17 mV。此外,由于草菇提取物修饰后MP疏水基团的暴露及表面电荷的增加,促进了其对1-辛烯-3-醇、d-柠檬烯、糠醛硫醇和2-噻吩甲醛等特征风味物质的吸附。该研究结果表明,草菇提取物可以改变MP的结构、组分含量及其风味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双低菜粕水平对1~63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快长型黄羽肉公鸡1 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Ⅰ-Ⅴ小鸡阶段双低菜粕添加水平为0%、2.5%、5%、7.5%、10%;中鸡阶段为0%、3%、6%、9%、12%;大鸡阶段为0%、7%、10.5%、14%、17.5%,试验期为63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双低菜粕添加量为10%时可显著降低1~21日龄试鸡日增重,并提高饲料增重比(P0.05),各阶段双低菜粕添加量为5%、6%和10.5%时可显著降低63日龄试鸡体重(P0.05),当添加量达到10%、12%和17.5%时可显著提高1~63日龄试鸡饲料增重比(P0.05);各阶段饲粮双低菜粕添加量达到10%、12%和17.5%时显著降低了63日龄试鸡血浆游离T_3和游离T_4含量(P0.05),但各组间63日龄试鸡血浆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肝脏切片分析未见明显病变;各阶段添加10%、12%和17.5%的双低菜粕可显著降低63日龄试鸡屠宰后45 min的胸肉L*值,并提高a*值(P0.05),但对63日龄试鸡胸肉的感官风味及屠宰后96 h的pH、L*、a*、b*则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快长型黄羽肉鸡饲粮小鸡阶段、中鸡阶段和大鸡阶段分别添加2.5%、3%和7%的双低菜粕(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为7.01μmol/g)未影响黄羽肉鸡的生长、甲状腺激素水平、机体抗氧化功能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