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X射线衍射和背散射电子衍射检测了取向硅钢板表层和中心部位的宏观织构和微观晶粒取向分布,观察了相应的晶粒组织。结果表明,二次再结晶不彻底的成品钢板的表面会残留非{110}<001>取向的小晶粒,并影响钢板的软磁性能。取向硅钢板表层的晶粒取向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钢板的质量,因此可以借助X射线表面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取向硅钢织构的工业在线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残余应力及其分布的X射线二维衍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在X射线二维衍射几何关系下建立的应力应变基本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X射线多晶面探测器衍射系统的残余应力及其分布测量方法,即通过分析X射线衍射圆锥的变形程度确定应变张量,进而计算应力张量。该方法有效地利用X射线面探测器的“虚拟摆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X射线衍射法较难处理的粗晶材料和有织构材料的残余应力测量问题。对304不锈钢的残余应力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该合金呈表面残余压应力,并且应力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3.
周健  孟利  杨富尧  吴雪  马光  陈冷 《材料导报》2017,31(14):22-25
对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铁芯分别进行普通热处理与横磁处理,并检测铁芯经两种热处理后的各项磁性能。获得了各频率下损耗与幅值磁密的关系。结果表明,横磁处理降低损耗效果较明显,该方法在高频电力电子变压器铁芯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损耗分离结果表明,横磁处理后,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剩余损耗在总损耗中所占比例分别为不变、升高、降低。横磁处理后,磁畴结构改变,以磁矩旋转磁化为主要磁化方式,降低畴壁共振造成的异常损耗是除降低磁滞损耗外,降低总损耗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金属板材织构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织构在线检测的原理和方法。着重讨论了基于面探测器织构在线检测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分析了织构在线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织构在线检测技术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用C6型电子束真空镀膜仪,在不同沉积束流、不同基片温度下制备Ni80 Fe20薄膜,并对室温沉积的薄膜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真空退火处理,用来研究不同束流对薄膜厚度的影响和不同束流对薄膜各向异性电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退火温度对AMR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真空,电子束蒸发制备的Ni80Fe20在恒定温度下薄膜的厚度是随着束流的增大线性增加的,且在60~100mA的区间内束流越大膜的AMR越大。恒温下,沉积速流速率与束流大小是成正比关系的。退火可以有效增加薄膜的各向异性电阻率,平均每提高100℃各向异性电阻率增加12.5%。而在突变退火区,AMR并不是完全随退火温度线形增加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目前推测影响薄膜AMR的因素是晶体形状的各向异性、薄膜的内禀力和磁晶各向异性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EBSD技术对不同退火工艺处理后的冷轧取向硅钢超薄带样品进行研究,分析退火样品的显微组织、织构与磁性能的关系,讨论母材性能对超薄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超薄带的退火组织均匀、Goss取向度高以及母材磁性能优良均可有效提升磁性能;退火升温速率主要影响晶粒尺寸、Goss取向度及磁性能;再结晶的平均晶粒尺寸改变,会影响最终超薄带的磁感应强度及铁损;在900℃退火5 min以上会明显发生再结晶,10~30 min内退火的超薄带磁性能变化较小,退火15 min获得最佳磁性能。此外,在1000℃及1100℃下退火的时间均不宜超过10 min,否则会恶化磁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针对SPCD冷轧板冲压制品中的桔皮缺陷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了晶粒取向可能对桔皮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素体晶粒过度粗大是导致冲压件表面产生桔皮缺陷的根源;{111}织构强度较弱和较大冲压量是加剧桔皮产生的两个因素.桔皮自由表面由平缓区和粗糙区组成,两个区域均显现以{112}〈110〉与{111}〈110〉为主导的取向特征,表明表面形貌与晶粒取向的对应性不显著,表面接触状况不同是造成这种形貌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戴川  陈冷 《功能材料》2013,44(12):1673-1678
归纳了巨磁电阻效应发现以来在各种合金体系中出现的巨磁电阻多层膜材料,对其性能和晶体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从界面粗糙度、元素混合和晶体学织构等方面,评述了巨磁电阻多层膜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各种结构参数对巨磁电阻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钢带连续热镀锌技术研究的进展,包括工艺的优化和改进、高耐蚀性镀层的开发、高强钢带热镀锌以及镀层性能的研究进展等,讨论了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热镀锌工艺技术研究的重点,并指出我国在合金化工艺、后处理工艺和高强钢可镀性等方面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搭建一套基于二维X射线衍射技术的材料微结构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对系统实时采集的衍射数据沿方位角方向积分,对电解电容器铝箔材料立方织构进行在线检测,建立了衍射半峰宽、总衍射强度、织构体积量与铝箔立方织构含量间的关系,与传统离线的蚀坑定量检测法对比,立方织构含量绝对误差控制在2%,满足在线检测需求。最后,进行了系统相关因素对在线检测结果影响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速度和样品高度的变化对结果影响较小,而运动方向与轧向夹角以及机构倾角对结果影响较大,实际检测中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