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赤泥综合利用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粉状废弃物。我国生产氧化铝方法比较多,如拜尔法、烧结法和混联法等,导致赤泥的种类多和性质差别较大,增加了赤泥的综合利用的难度。总结了目前赤泥综合利用的现状,并提出用烧结法和联合法赤泥按一定配比混合工业废料石英砂尾泥及适量石英生产微晶玻璃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从含银废渣中提取银的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从含银废渣中提取银的工艺研究进展。银提取工艺按体系不同分为酸性、碱性及其他。对比了各工艺的优缺点,指出酸性体系中硫脲法提取银是较为优越的工艺。  相似文献   
3.
在硫酸铵、镁、锰复盐体系中,当Mn2+、Mg2+、NH4+初始浓度分别为28、20、30 g/L,蒸发瓶转速为30 r/min,结晶温度为298、308、318、328 K时,研究了铵、镁、锰复盐体系的悬浮密度、晶体粒度、晶体粒数密度、晶体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复盐结晶过程中,当结晶时间为4500 s,结晶温度为32...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钡盐脱硫成本,在弱还原气氛和强还原气氛对种分母液脱硫渣加碳还原焙烧。保持焙烧时间为60 min,碳与脱硫渣的摩尔比为1.1,考查温度对焙烧产物的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还原气氛下,当温度为1100℃时,有利于脱硫渣的分解,温度过低和过高均对其分解不利。强还原气氛对脱硫渣中的硫酸钡分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对碳酸钡的分解有抑制作用,因此采取加碳还原的方法很难实现脱硫渣的完全分解,需进一步开展其他方法和手段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低品位氧化锌矿绿色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的现状,各种绿色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工艺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是今后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的工艺目标与发展方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低品位氧化锌矿的绿色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生产方式,指出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低品位氧化锌矿的处理工艺中有利于我国锌工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钡盐脱硫成本使其循环使用,提出了高硫铝土矿苛化后液氢氧化钡脱硫渣回收钡的方法,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盐酸浓度对其中碳酸钡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碳酸钡分解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较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0min和盐酸浓度为30%,碳酸钡分解率为97.98%。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钢种的精密部件进行冷焊修复并分析试样焊接接头,结果表明:从金相显微组织图中发现该区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固态相变,其中熔合区和焊缝还获得大量树枝晶和板条马氏体等力学性能较好的组织,同时晶界还弥散分布着碳化物颗粒渗碳体,保证了焊接接头良好的力学性能;从显微硬度曲线得知同种材料冷焊后力学性能最好,M2与CMC-M2冷焊后焊缝硬度高达680 HV,而GCr15与异种钢CMC-M2的冷焊焊缝硬度为600 HV.同种钢材焊条对冷焊的性能差异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9.
熔盐Na3AlF6-K3AlF6-AlF3系中氧化铝的饱和溶解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旋转氧化铝片法研究了Na3AlF6-K3AlF6-AlF3体系的氧化铝溶解度,其中电解质组成为:K3AlF6占K3AlF6和Na3AlF6质量总和的0~50%,AlF3占23%~29%,对该范围的氧化铝溶解度提出了相关系数为0.994的经验计算公式和等氧化铝浓度图。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F3含量增加,氧化铝溶解度降低,AlF3含量小于25%的区域氧化铝溶解度较高;随着钾冰晶石的增加,均出现相同的趋势,氧化铝溶解度先增加后减少,在K/(K+Na)含量为10%~40%时相对较高些;为了确保氧化铝溶解度大于4%,熔体温度必须高于840℃,故该复合冰晶石体系比较有潜力实现的低温电解温度是850℃。  相似文献   
10.
铝电解质初晶温度研究方法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电解质初晶温度是铝电解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关于它的研究方法较多,但各自均有优缺点,本文对各种方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