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某含铅锌金矿石中金属硫化物之间存在较复杂的矿物共生关系,以减少金的损失为优先条件,通过选矿试验研究,采用原矿全泥氰化;尾渣浮选铅锌工艺流程,金回收率达到95.69%,同时获得合格铅精矿和锌精矿,铅精矿品位66.41%、回收率79.24%,锌精矿品位51.88%、回收率89.49%。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铜铅混合精矿的矿石性质,确定了采用混合精矿浓缩脱药后,以重铬酸钾和JY405作为铅的抑制剂进行抑铅选铜。经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铜品位23.06%、含铅4.69%、铜回收率92.27%的铜精矿,铅品位71.36%、含铜0.42%、铅回收率98.59%的铅精矿。  相似文献   
3.
针对赤泥的硫酸高压浸出液的性质,进行了P204萃取试验研究。通过考察萃取剂体积分数、萃取温度、水相中硫酸浓度等因素对钪、铁萃取分离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5℃,水相硫酸浓度4 mol/L,萃取剂体积分数5%,O/A=1∶3,萃取时间15 min,转速230 r/min,10级萃取;在最佳条件下,钪、铁分离效果较好,钪萃取率为92.10%、铁萃取率为1.13%。负载有机相经10级4 mol/L盐酸洗涤,杂质Fe的去除率为97.88%,钪损失率为0.24%;这表明P204能够很好地将萃取原液中的钪与杂质金属铁分离。  相似文献   
4.
针对吉林省某高镁型低品位硫化镍矿石,利用细菌氧化堆浸工艺,通过诱变驯化培养高效率的浸矿菌株,对催化剂及柱浸粒度、制粒与否、浸出pH、接种菌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诱变改良菌种H43,在柱浸粒度-10 mm、浸出pH值2、接种菌量30%、氧化浸出时间150 d、室温及添加Ag+催化剂的条件下,镍、铜浸出率分别为72.22%、71.03%,指标良好,为低品位硫化镍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综合利用硫酸烧渣中的铁,采用浮选—焙烧工艺对硫酸烧渣原料硫精矿进行提纯除杂试验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抑制剂、捕收剂等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0%条件下,浮选作业添加高效抑制剂抑制脉石矿物,采用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提高了精矿品位;闭路浮选试验获得的精矿进一步焙烧,通过控制适宜的焙烧条件,获得的硫酸烧渣铁品位达到65%以上,含硫低于0.4%,可作为铁精矿直接销售。该工艺能综合回收铁,使硫酸烧渣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