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2篇
冶金工业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铸坯凝固组织的均匀性,减轻宏观偏析,提出了振动激发金属液形核技术,其传热机理是为了促进形核,需要确保晶核发射器棒体表面温度控制在金属液的固、液相线之间,为此开展了传热计算及模拟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可知,在气冷条件下,棒体表面因冷却强度不够而无法产生大量的细小晶粒;而在水冷条件下,棒体表面因与钢液间的过冷度太大而迅速结壳,达不到向钢液连续弹射晶粒的目的。通过气雾冷却条件下的传热研究,在气流量为65 m3/h,水雾加湿量为3 kg/h的气雾冷却条件下,与棒体表面接触的钢液能够获得26℃以上的过冷度,因此棒体表面迅速形成大量的晶核而且不会结壳,进而可使晶粒被连续不断地弹射至金属液中,成为凝固过程中等轴晶的形核核心,促进铸坯凝固组织的均匀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某公司热电厂2#炉大负荷运行困难及原因分析、并针对生产实际状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保证了该厂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负荷连续稳定运行,对同类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大负荷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大圆坯结晶器为原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使用直通式水口和4孔旋转水口时该圆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了2种水口的优劣。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结果表明,使用目前常用的直通型水口时钢水冲击深度大,易在弯月面处形成死区,不利于圆坯内部及表面质量的提高;4孔旋转水口比直通水口的钢液冲击深度浅,回旋区位置明显比直通水口更靠近自由液面,这将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去除和热区中心的上移。温度场模拟结果显示,使用旋转水口时自由液面温度比直通型水口高14℃,更有利于结晶器内钢水过热耗散及保护渣的熔化,可防止液面结壳。  相似文献   
4.
王超  张慧  王明林  裴红彬  马忠伟  赵沛 《钢铁》2013,48(9):26-30
 以某钢厂 500mm圆坯连铸结晶器为原型,建立了1∶1的物理模型,通过机械搅拌模拟结晶器电磁搅拌,分析研究了电磁搅拌对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夹杂物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电磁搅拌使结晶器内的钢液有一定的水平切向速度,使搅拌区钢水温度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结晶器内保护渣的均匀熔化。电磁搅拌能够把水口冲击的轴向速度变为径向速度,从而大大降低流股的冲击深度,能有效地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和热区中心的上移。但并不是搅拌强度越大,夹杂物的去除率就越高,试验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当搅拌强度为48r/min左右时,夹杂物的上浮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建筑企业推广总承包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扩初设计投标,运行设计施工一体化规则,缩短工期,工程优质,降低成本。为社会创造财富,行管理创新之实。  相似文献   
6.
马忠伟 《黎明化工》1995,(6):17-18,21
介绍了无CFCs全水发泡,具有优良物性和高舒适性的高回弹性状聚酯软泡的生产,并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超声波技术在钢铁冶金及其他行业的研究现状,认为超声波技术在Fe基非晶的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来除去合金母液中的气体和夹杂物,可以防止喷嘴结垢,同时可以破除喷出带材表面的氧化膜。超声波在Fe基非晶中的应用还需要做出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GCr15轴承钢φ380 mm连铸坯纵、横截面V-偏析的分布,以及V-偏析带的组织形貌。结果表明,V-偏析产生于铸坯中心等轴晶区,以铸坯中心线对称分布,各纵截面偏析带之间相互平行;横截面V-偏析形貌与切割位置相关,呈同心圆分布;V-偏析带存在大量液析碳化物,是引起严重偏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某钢厂82B方坯连铸坯为研究对象,观察V型偏析在横、纵截面上的分布,并研究碳元素的中心偏析现象。结果表明:V型偏析产生于中心等轴晶区,在纵向上表现为多个V字上下嵌套、交织在一起,横向上表现为一组同心圆结构;通道区内碳元素偏析严重,是影响82B高碳钢线材质量的重要原因;V型偏析的产生与富集溶质液相的流动以及凝固组织有关,扩大等轴晶区、细化等轴晶粒有助于减轻V型偏析。  相似文献   
10.
马忠伟  张慧  胡劲  陶红标  王超 《钢铁》2011,46(5):43-48
  为了提高铸坯凝固组织的均匀性,减轻宏观偏析,提出了自耗式振动激发金属液形核技术。当振动钢带喂入钢液时,保护渣有可能随之卷入,为此开展了传热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试验可知,对于50mm×5mm的钢带,运动状态下过热度为10℃时,喂入速度小于0.36m/min时下缘中心点的温度能够稳定在钢带的液相线温度以上;当喂入速度小于0.102m/min时,位于钢渣界面2mm以上的钢带窄边表面中心点的温度通过轴向传热能够达到或超过保护渣的熔化温度,此时钢带附近的保护渣有可能呈熔融状态,因此不会被带入钢液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