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拉伸试验检测了单机架可逆轧制冷轧压下率为68%低碳铝镇静钢板力学性能,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试验钢板冷轧态与退火态的纤维组织,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试验钢中不同类型织构的含量.结果表明,退火温度由660℃升高至720℃,低碳铝镇静钢的屈服强度为201 ~212 MPa,抗拉强度为278 ~311MPa,屈强比为0.68 ~0.72,总伸长率为38% ~ 42%,加工硬化指数n值为0.21-0.24,而塑性应变比r值为1.25 ~1.58,|△r|值为0.39 ~0.78.退火温度的升高使得再结晶后晶粒尺寸增加和“饼型”程度加大,γ纤维织构强度增加.当退火温度升高至720℃时,再结晶晶粒尺寸不均匀,|△r|值较大,且抗拉强度明显降低.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退火温度在680 ~700℃范围时较为合适,深冲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计量技术》杂志 2 0 0 0年第 10期发表的《位置度及坐标尺寸测量的数学分析》(以下简称《分析》)一文中提出 ,在实际测量中通过分析其数学关系 ,将位置度坐标尺寸的测量转化为中心距的测量 ,大大简化了测量工作。认为只要求得α1、α2 有公共部分 ,就可断定被测位置度合格 ,并对具体实例进行了描述。本人读后有些不同看法。1 这种方法不能全面正确地验证衬套的位置度现在我们同样拿《分析》中所用的检具来进行分析。被测检具的基本尺寸为 :ρ =14 534、α =4 0°4 8′54″设 :ρ0 =14 54、α0 =4 5°将 ρ0 和α0 代入《分析》中提出的下…  相似文献   
4.
510L汽车大梁钢板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低碳+高锰+微合金化元素的化学成分设计方案,通过优化冶炼工艺、采取控轧控冷工艺,研制出510L汽车大梁钢。研制结果表明,研制的510L汽车大梁钢板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度达到11级以上;带状组织心部位置A 3.0级,其它部位均低于A 1.0级;球状氧化物类夹杂物和硅酸盐类夹杂物级别在2.5级以上,其它类型夹杂物级别均在2.0级以下;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京市阜石路和六环市政公路工程中对C50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及北京在2008年奥运期间原材料的严重短缺而引起的质量下降等实际状况,对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最终确定了在现有原材料质量基础上配制出满足市政工程对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表观质量等技术要求的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6.
 2205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性能差,开裂倾向大,通过采用热拉伸的试验方法,对该钢的高温塑性进行了研究,并用金相法测得铸坯不同温度下的相含量,从而确定了合理的热加工温度范围。然后,对热轧钢板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相比例检测,得到了合适的热处理温度。结果表明,铸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 250~1 260 ℃,并且在1 050~1 250 ℃之间进行轧制变形时,钢板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固溶温度控制在1 050~1 100 ℃,钢板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60CrMnMo锻造轧辊脱肩样品的一系列分析,明确了其开裂原因。轧辊在生产过程中吊空冷时间长、晶界析出脆性碳化物、冷却速度快、体积变化大、淬火应力大,形成淬火裂纹并造成锻件开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碰撞过程中骨盆的生物力学响应和损伤机理,构建了一个基于50百分位中国男性CT影像的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采用Guillemot实验和Salzar实验进行仿生可靠性验证,并比较了皮质骨分别采用六面体单元和壳单元模拟时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两者均能有效地预测骨盆的碰撞响应和损伤,但皮质骨采用六面体单元模拟时,与试验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此外,通过与同等条件下女性骨盆碰撞仿真及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男女骨盆由于几何形状以及外部尺寸差异,导致两者在碰撞条件下抵抗变形的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9.
将303Cu不锈钢线材拉拔成六角棒后对其打孔,在这两个工艺过程中,材料开裂几率较大.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开裂试样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对线材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找到了开裂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钢中硫化物夹杂的成分、形态及其分布是产生开裂的主要原因;采用调整连铸和热轧加热工艺,以及增...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宏观分析、光谱成分分析、显微硬度测定、金相分析等方法对Q235B性能不合格的钢带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表明:钢样的组织为魏氏组织或粒状的贝氏体组织,它们是一种典型的快冷组织,塑性低,强度高,同时钢带中夹杂物偏高和试样粗糙度过高都是导致Q235B热轧钢带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