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用GC/MS法测定了北京市北部的城乡结合部和远郊区的大气颗粒物中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采样时间从2003年1月到11月,分季节采样。采样器采集的大气颗粒物粒径分为5段,粒径范围从小于等于1.1μm到100μm。对颗粒物中的总优控PAHs和检测出的单一优控PAHs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粒径分布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总优控PAHs和单一优控PAHs化合物均趋向于吸附在小粒径颗粒物中,占总量47%~65%的总优控PAHs分布在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物中,只有不到10%的总优控PAHs分布在粒径大于7.0μm的粗颗粒物上。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裸土起尘后悬浮颗粒物对Cd~(2+)的携带特性与其矿物组成、粒径尺寸的关联,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Cd~(2+)污染预处理,在构建的"阳离子型污染物土壤表层运移行为研究系统"内模拟风速条件下进行起尘试验,对土壤经风吹起尘后的吹前表层土、吹后地表土、吹后表层土、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各级粒径悬浮颗粒物中Cd~(2+)的赋存状态及其矿物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土壤中黏粒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起尘过程是对Cd~(2+)的一种高于本底浓度的迁移过程;起尘颗粒物中Cd~(2+)浓度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呈现负相关;Cd~(2+)的浓度与黏土矿物(伊利石+绿泥石)含量在不同粒径的颗粒物上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离子色谱法测定印染废水中的F-、Cl-、SO4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交换法和滤膜过滤法对含高浓度有机物的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中F-、Cl-、SO24-的浓度.将含高浓度离子的溶液稀释到一定程度时,几种待测离子的相互存在不影响彼此的分离.将本法测定结果与化学方法分析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用撞击式分级采样器同步采集了北京市城乡结合部、郊区的2003年4个季节的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其中的多环芳烃,并对两个地区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片烃含量、分布及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托,探讨了聚磷菌及固定化后对磷去除的影响,从氧化沟曝气池中筛选出1株高效聚磷菌W1,并经16S rDNA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研究该菌株的除磷特性和固定化应用。结果表明,菌株W1确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W1生长较为迟缓,20 h进入对数期,40 h后进入稳定期。当磷的质量浓度为1 mg/L时的除磷效果为好,除磷率为84.7%;适宜除磷pH为7~8;固定化W1颗粒在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 mg/L时的处理效果分别为89.3%、93.1%;与游离W1相比处理效率分别提高4.6、15.6百分点;固定化W1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效果较好(R^2=0.988)。  相似文献   
6.
分不同季节采集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饱和烃组分,检测出C11~C37的正构烷烃及其它烃类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布主要可分为3种类型:前峰型、后峰型、单峰型。利用地球化学的相关参数,同时结合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对正构烷烃的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前峰型,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燃烧。后峰型,主要来源于植物蜡。单峰型,既有植物蜡的输入,也有尾气和化石燃料燃烧的输入。对正构烷烃在不同季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分布情况的比较,表明正构烷烃分布随季节有较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