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文章研究了在包钢钢管公司Φ460 mm PQF连轧机组生产的20优质碳素结构钢无缝钢管,针对轧态无缝管屈服强度偏低的情况,从材料的规格、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它们的相关性分析了屈服强度偏低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钢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黄利  董磊  黄禄璐  董丽丽 《特殊钢》2021,42(4):75-77
通过检测取向硅钢27Q110一次冷轧板再结晶温度退火试验后的硬度及显微组织,确定取向硅钢脱碳退火(初次再结晶)阶段最佳退火温度为850℃。对冷轧硅钢厂取向硅钢27Q110脱碳退火后显微组织和织构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取向硅钢27Q110脱碳最佳退火温度为850℃,且主要织构γ在{111}<112>处最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主研发的热处理试验装置,完成高磁感取向硅钢27QG090实验室脱碳退火过程,利用蔡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脱碳退火后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宏观织构。结果表明,高磁感取向硅钢27QG090经实验室脱碳退火后的显微组织类型为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为30~40μm。宏观织构主要类型为α织构和α*织构({114}〈481〉、{113}〈361〉等织构),还有微弱的高斯织构{110}〈001〉。经实验室研究选定的最优工艺为850℃脱碳退火7 min。采用该工艺在工业生产线脱碳退火后的宏观织构与实验室脱碳退火后主要织构类型相同。脱碳退火后平均晶粒尺寸为30μm左右时,铁损最低,为0.80 W/kg,磁感应强度可达到1.93 T。  相似文献   
4.
文章借助2种不同方法,测定了包钢生产冷轧薄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和塑性应变比(r)值。对2种不同方法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光学非接触引伸计自动测量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