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9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Ю  ЮC 龙春安 《国外钢铁》1994,19(2):1-5,21
至本世纪末,直至下一世纪,世界炼铁工业将发生什么变革,从理论上阐述了烧结与球团,高炉法与熔融还原法究竟应该完善哪种工艺。  相似文献   
2.
3.
高炉铁口炮泥和主沟泥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春安 《鞍钢技术》1991,(4):4-9,44
近年来,随着高炉容积的不断扩大,出铁次数和出铁速度的增加,对铁口和主沟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世界各国对提高铁口炮泥和主沟泥的质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从而取得了许多新进展:采用无水炮泥(多半为Al_2O_3—SiC—C系泥料,结合剂是可起硬化作用的焦油、沥青或树脂)代替含水炮泥,这种炮泥在1400℃高温下的抗压强度为40MPa,大大提高了铁口寿命。但这种炮泥的铁口难开,故研制出了新的高强度钻头或用埋钎法来开铁口。在Al_2O_3—SiC—C系主沟泥料中添加少量的金属镁(日本加0.1~5.%B_4C或BN),可生成致密的保护层,防止了SiC和C的氧化,从而提高了沟衬的寿命。降低主沟底坡度(沟壁角以10°左右为宜),可降低进入主沟内的铁水冲力,延长其寿命。采用捣打料捣打并进行喷补的主沟寿命可达30~50万t铁水通过量。采用浇注料和振动成型料,用浇注法和振动成型法修补的主沟寿命可达到100万t铁水通过量。  相似文献   
4.
5.
Discontinuous lining is a special form of support in underground excav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of plastic limit analysis, it is found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bound solution of the pressure of circular discontinuous lining and discussed support parameter of discontinuous lining and its applicable conditions,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discontinuous lining.  相似文献   
6.
转炉渣除具有熔点高、粘度大的特性之外,还具有膨胀性,因此在其用途方面具有局限性。本文阐述了转炉渣直接在高炉使用的可能性,但应与配入的烧结料相配合,以充分利用烧结的脱硫能力来减轻高炉的硫负荷。文中讨论了烧结料加入转炉渣后,对烧结混合料造球及对料层透气性的影响。分析了烧结料层透气性恶化的原因。笔者认为,为改善造球条件,提高料层透气性,应避免或减少转炉渣以粉末状态加入烧结配料中,建议采用10~0粒级转炉渣作为烧结配料,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料层透气性,提高烧结产量,而且还可以简化破碎工艺过程及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7.
鞍钢7号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原燃料条件与炉容不相适应,有效高度偏高,炉喉高度偏高,风口数量偏多。因此建议先堵4个风口,待高炉正常后将φ160mm的风口改为φ140mm的风口(26个风口全部工作),在上部调剂方面采用深料线操作制度,借以增加炉料有效重量,促进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8.
龙春安 《鞍钢技术》1992,(12):25-30
叙述了现代高炉炉型的发展趋势,大型高炉炉型的选择原则,并结合鞍钢的原、燃料及设备条件,提出了鞍钢大型高炉炉型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除尘方式与炉顶煤气余压发电息息相关。干法除尘有流动层干法除尘、布袋除尘和板式干法电除尘等。布袋除尘效果最佳,具有净煤气含尘量少(<10mg/Nm~3)、温度高、湿分低、余压发电效率高等优点,一般用于小高炉除尘(最大2000m~3高炉)。其它方法尚不成熟。在湿法除尘方面,比肖夫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高效煤气除尘系统——比肖夫环缝洗涤装置。这种装置安全可靠,效率高,既适用于大高炉,也适用于中小高炉,亦适用于高炉改造。凡炉顶压力超过0.0294MPa的高炉均可采用这种洗涤装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