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大鼠体内铬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集稳定同位素50Cr3+ 作示踪剂,用Sephadex G-25 凝胶色谱法和中子活化法研究了Cr(Ⅲ)在正常和患糖尿病大鼠肝胞液、血清及尿液中的赋存状态。研究发现:(1) Cr(Ⅲ)在大鼠血清中可迅速与血清蛋白结合,以某种特定蛋白质为载体将Cr(Ⅲ)运送到身体各部;在大鼠肝胞液中,铬主要与高分子量蛋白质结合,并可能以高分子量铬结合蛋白的形式储存在肝脏中。(2) 在两组大鼠的血清、肝胞液及尿液中均发现有一低分子量(< 5 000 D)的铬结合物质存在。(3) 糖尿病大鼠尿中低分子量铬配合物的排泄总量远高于正常组大鼠,这可能是造成糖尿病大鼠体内缺铬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富铬酵母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结合铬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富铬酵母与普通酵母的DNA、RNA和蛋白质中铬的含量。研究铬与DNA、RNA和蛋白质的结合情况。结果发现,两种酵母的DNA、RNA和蛋白质提取率和浓度无明显差异,但富铬酵母中DNA、RNA和蛋白质的铬含量高于普通酵母,而且铬与DNA的结合量明显高于RNA和蛋白质,说明酵母细胞在含铬的培养基中培养时,铬进入细胞体内产生生物转化,并与酶母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发生了结合  相似文献   
3.
丰伟悦  钱琴芳 《核技术》1994,17(3):182-185
以人发作“监示器”,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27对北京海淀区产妇、婴儿发样中的汞含量,以研究汞在孕妇体内的转移及在新生儿体内的蓄积。发现婴儿发汞与母亲发汞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856,P<0.001);婴儿发汞平均值比母亲发汞值高12%;母亲发汞有随怀孕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华建  王萌  汪冰  李明  贾光  丰伟悦 《质谱学报》2010,31(Z1):121-122
The chromium species in urine of chromate workers were determined using ion-pair reversed-phase HPLC-ICP-MS hyphenated technique (IPRPC-ICP-MS). Our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n=32, p<0.01) between the urinary Cr(VI) and the individual airborne exposure levels of chromate workers, indicating that the urinary Cr(VI) level could be used as a convenient and suitable monitor for acute Cr(VI) occupational exposure. The addition of chelating agent of Cr(VI) (tetraethylammonium, TEA),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urinary Cr(VI) during sample storage. Meanwhile, the pH value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r(VI) stability when samples were stored at -20℃ or -80℃.  相似文献   
5.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NPs)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圆二色谱(SRCD)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谱技术研究了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10 nm和40 nm)对细胞色素C(Cyt c)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3O4-NPs颗粒物浓度的增大,Cyt c在408 nm处的吸光度值逐渐下降。SRCD结果显示Cyt c与Fe3O4-NPs作用后,蛋白的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含量增加;Fe3O4-NPs与Cyt C的作用强度具有尺寸依赖性,小尺寸的Fe3O4-NPs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明  汪冰  刘慧  康艳杰  奎热西  丰伟悦 《核技术》2011,34(5):331-335
采用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对Fe3O4纳米颗粒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利用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Zeta电位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热重分析(TGA),对包被前后Fe3O4的粒径、分散稳定性、PVA的包覆效率及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的量进行了表征研究.通过同步辐射...  相似文献   
7.
两种新的测定人发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中子活化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时,首先需要对纳米材料在生物介质中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全面详细的表征.受生物介质中高蛋白浓度和高离子强度的影响,纳米颗粒在生物介质中极易团聚,对纳米颗粒在生物分散体系中的粒度表征十分困难.本实验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法(SR-SAXS)研究纳米Fe、Fe2O3和Fe3O4颗粒及其在磷酸盐缓冲液(PBS)、DMEM培养基分散体系中的粒度分布,并与TEM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R-SAXS可准确测试纳米Fe、Fe2O3和Fe3O4颗粒的粒度分布,且不受分散体系和分散浓度的影响.表明SR-SAXS可很好地应用于测试稳定性较差的非均匀分散体系中纳米颗粒的粒度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发微量元素含量用作环境的生物指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1994年和1996年两次采集的北京石景山地区20-40岁正常男性头发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用t检验方法比较这两批人发样品测定值的差异,观察该地区的环境变化趋势及该人群营养状况的变化;同时还与国内外报道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用以说明人发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在用作环境的生物指示研究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圆二色光谱、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与腐殖酸(Humic Acid,HA)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不同配比、溶液p H及不同温度条件下GO与HA之间的相互作用对GO在水溶液中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条件下GO在水溶液中显示出圆二色性,其强弱与GO在水溶液中的形态结构有关。HA可通过极性相互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吸附在GO表面,形成GO-HA复合物,改变体系的圆二色性,这种影响与二者的质量比、水环境p H和温度相关。GO-HA与GO相比,厚度增加,分散性提高,圆二色信号降低;GO-HA体系p H值升高和温度降低,有利于GO-HA折叠构象的形成,使得体系的圆二色信号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