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6篇
水利工程   1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升级改造工程BEPCII的重要组成部分--直线加速器于2006年7月通过了所内预验收,其中定时系统是全新建造的基于EVG/EVR的事件定时系统[1],于2006年3月起投入运行,为直线加速器的电子枪、微波激励源、能量倍增器、正电子源、调制器、BPM等设备提供精确的时序触发信号.本文介绍直线加速器定时系统的研制、安装调试、运行和改进等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2.
钻孔扩底灌注桩在处理高层建筑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慧明  乐琪浪 《山西建筑》2009,35(26):86-87
根据某工程概况,采用钻孔扩底灌注桩进行了地基处理,阐述了钻孔扩底灌注桩的具体施工工艺、操作要点以及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和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从而保证了钻孔桩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阐明构造煤和煤与瓦斯突出问题的关系,为矿区的安全生产提供有效准确的地质信息,从层滑构造的角度探讨构造煤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和构造煤的关系机理.研究矿区层滑构造与构造煤的关系流程:基于钻孔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特征和分布、构造煤类型、发育位置及其厚度,通过层滑构造的分布发育特征来探讨构造煤与层滑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潘集矿区11-2煤层的构造煤类型主要为Ⅱ类和Ⅲ类,矿区层滑带主要集中在煤层底部,对煤层底板造成较严重破坏.矿区主要发育断裂式层滑构造,造成煤层揉皱破碎较少.构造煤发育程度分布是矿区中西部是深部比浅部强,矿区东部是浅部相比于深部较发育,深部构造煤不发育.  相似文献   
4.
BEPCII事件定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的定时系统主要包括用于产生各种触发信号和时钟信号的事件定时部分,以及储存环主频和注入器主频的锁相部分,其中前者的研制基于事件系统模块.本文介绍BEPCⅡ事件定时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功能、任意Bucket选择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定时系统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澳大利亚,难得有一处定居点没有经过工程师、建筑师、测量师或规划师的规划设计。但是从世界角度看,除了一些历史性区域或自然区之外,澳大利亚的城市发展都是呆板和重复的,没有多大特色和形象。 大多数澳大利亚城镇都有一个中心商业区,四周围绕着浩翰的郊区,其间交织着工业发展点或具有地形特征的禁止开发区。市郊是以三卧室住宅为基本模式,采用以砖  相似文献   
6.
苗晓斌  乐琪浪  魏路 《山西建筑》2009,35(27):109-111
简要论述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和加固机理,结合工程实例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进行计算,并验证了计算结果,得出经过CFG桩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满足工程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库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库区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风化带的探测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资料处理以及成果解释和推断。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和钻探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才能提高解释精度。探测成果图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探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证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库区地质勘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三峡库区望霞危岩体的实际情况,采用指数平滑法对部分监测点位移进行了试验性建模,并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裂缝相对位移监测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望霞危岩体破坏特点,提出了一个利用平滑系数来判断危岩体不同监测点的稳定性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可对预测危岩临滑时间提供权重大小,以提高危岩失稳时间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潘集背斜对矿井层间滑动构造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集矿区内发育的层滑构造主要是受潘集背斜控制,在背斜翼部较发育,随深度增加,层滑构造表现形式不一。在浅部其类型主要为牵引式及断裂式,主要受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在深部则以揉皱型为主,主要是受次级褶皱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潘集一矿11-2煤层层间滑动构造的分布发育规律,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有效地质信息.通过对潘集一矿主采煤层薄化带及其增厚带的展布方向和幅度变化及11-2煤中构造煤的分布发育特征的研究,了解并揭示其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层间滑动的方向与薄煤带展布方向具有相互垂直的特点,中部层滑构造相比于西部发育,主要是由于中部构造较复杂,并显示了层滑构造具有层位性、方向性、间隔性、伴生性、对应性和分区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