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8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探讨电场下电流大小(1.0×104~2.3×104 A)对Fe-V-C体系燃烧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采用此体系可以在较低温度(632~740 ℃)下燃烧合成VC/Fe复合材料,其硬度为60~67 HRC。随电流增大,体系点火温度降低,点火延迟时间缩短,试样的致密性提高,硬度提高。在1.0×104~1.6×104 A电流范围内,产物颗粒尺寸相差不大;在1.6×104~2.3×104 A电流范围内,随电流增大,产物颗粒变大。  相似文献   
2.
以高钛高炉渣和废玻璃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和析晶同步进行的"一步法"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研究热处理保温时间对泡沫微晶玻璃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1000℃下,随保温时间从30 min延长至60 min,泡沫微晶玻璃中主晶相由斜辉石Ca(Ti,Mg,Al)(Si,Al)2O6转变为钙铁辉石Ca Fe(Si2O6)和普通辉石Ca(Mg,Fe,Al)(Si,Al)2O6,其晶相含量增加且由粒状结构向棒状结构过渡,材料孔径增大,体积密度、导热系数与吸水率逐渐降低,抗压强度升高;保温时间在60~120 min时晶相不发生明显变化,其含量缓慢增加且逐渐融合呈球状结构,材料出现连通孔,体积密度、导热系数与吸水率逐渐升高,抗压强度下降。综合而言,当保温时间为60 min时,所制得的泡沫微晶玻璃具备最优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试验温度(室温~500℃)下,对N18合金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室温~300℃温区,合金表现为明显的循环软化;400、450℃时,合金逐渐呈现循环硬化,450℃时其硬化现象更为明显;500℃时则主要表现为循环饱和。随着温度的升高,疲劳寿命先增加后降低,300℃时疲劳寿命最高。低应变幅下,温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更明显。通过疲劳断口SEM分析,室温下疲劳起源于单个裂纹源,疲劳裂纹扩展阶段的微观特征主要是疲劳条纹,局部区域出现轮胎状花样。在高温下为多裂纹源,大量二次裂纹的存在是高温疲劳断口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铸造烧结法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表面复合层的点火特征进行研究。液态成形条件下,表面复合层燃烧行为的研究表明,金属液作为热场在满足一定温度条件时(金属液的浇注温度足够高),能够激发表面复合层体系内的化学反应;表面复合层被点燃的过程表现出典型的热平板点火特征;但由于体系内“稀释”剂的存在以及液态成形热交换的特殊环境,表面复合层体系内燃烧反应的点火延迟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锆及其合金的内耗及其研究概况,总结了与氢和氧有关内耗现象的一般规律,详细介绍了位错阻尼及其振幅效应,同时还介绍了阻尼在疲劳中的应用.分析了内耗的反常振幅效应和动态应变时效微观机制的相似性及其区别.另外,也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首次将电场烧结方法引入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制备中,通过分析压坯的温度场特征发现,在较高的预设升温速度下,压坯的实际升温过程存在延迟情况。对烧结磁体的SEM观察表明,随预设升温速度的提高,磁体的致密度逐步提高。当NdFeB合金以2000℃/s的预设升温速度在1000℃烧结8min后,磁体的微观组织明显优于传统烧结磁体。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铁浴法熔融还原过程,探讨了在CaO-SiO_2-Al_2O_3-MgO-TiO_2-V_2O_5渣系与碳饱和熔铁之间V-Ti的耦合反应,以及在不同条件下钛对钒还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Gleeble—3500D热模拟机,在电场和大热流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金属元素(Fe、Co和Ni)对W-20%Cu合金电场快速烧结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00℃烧结3min,可获得晶粒较细小、显微组织较均匀的烧结体;添加金属元素能有效抑制晶粒长大。质量分数为0.35%的Fe、Ni和Co分别使其平均晶粒尺寸由1.0μm减小到0.6,0.6和0.3μm。金属元素的加入,对烧结体的致密化和硬度不利。  相似文献   
9.
预设升温速度对W-Cu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Gleeble—3500D热模拟机,通过对烧结体密度、显微结构以及硬度的分析,研究了电场作用下预设升温速度对W-20Cu体系快速烧结的影响。结果表明:W-20Cu复合粉在800℃、较短时间(3min)内进行快速烧结可得到烧结性能良好、平均晶粒尺寸约0.4μm的W-Cu合金;并且随着预设升温速度的提高,电场的作用愈强,压坯所获得的热流密度愈大,这有利于烧结体的致密化;同时,预设升温速度的提高,合金的硬度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严子迪  冯可芹  陈长鸿  税玥 《材料导报》2018,32(16):2763-2767
利用高钛高炉水淬渣和废玻璃粉为基础原料,以CaCO_3为发泡剂,Na2B4O7·10H_2O为助熔剂,Na_3PO_4·12H_2O为稳泡剂,通过"一步法"烧结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研究了La_2O_3的添加对微晶泡沫玻璃物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La_2O_3对晶相种类改变不明显,但会提高晶化程度。随着La_2O_3添加量由0%(质量分数,下同)增至1.5%,微晶泡沫玻璃的气孔孔径减小,晶粒由粒状变为短棒状,微晶泡沫玻璃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升高,气孔率、吸水率和导热系数降低。La_2O_3添加量继续由1.5%增至3.5%,微晶泡沫玻璃的气孔孔径增大,晶粒尺寸逐渐变小直至呈现无规则形状,微晶泡沫玻璃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降低,气孔率、吸水率和导热系数升高。当La_2O_3添加量为1.5%时,所制得的微晶泡沫玻璃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