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水利工程   1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评估处置场的环境风险,需了解放射性核素在地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和规律。以西北干旱地区包气带粉质黏土介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态批式法及动态土柱迁移实验,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利用Hydrus-1D建立溶质迁移数值模型模拟相关实验参数,开展241Am在包气带粉质黏土中的迁移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41Am的迁移曲线呈单边下降形态,核素比活度主要分布在2.5 cm内,峰值比活度为342.38 Bq·g-1。拟合得到弥散度DL为0.8 cm,分配系数为3 000 mL·g-1,一级速率系数β为0.015d-1。静态批示法测量与动态土柱迁移实验模拟分别得到的241Am分配系数值相差不大。给出的241Am在包气带粉质黏土中的迁移行为研究可为现阶段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为新建近地表处置场的选址、建设等工作构建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为研究核电厂关键核素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通过静态批式实验获得三种沉积物对核素90Sr、137Cs、54Mn、60Co的吸附动力学曲线,采用多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以下结论:90Sr、137Cs、54Mn、60Co在三种沉积物上的分配系数(Kd)分别为1.8~3.0、71.5~128.0、23.1~167.0、160.0~188.0 mL/g;采用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所得Kd与实验所得Kd较为符合,说明4种核素在三种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可由一级吸附点位进行表征;获得了各样品的吸附动力学关键参数,包括吸附速率常数、解吸速率常数及单位最大吸附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源对探测器窗口的投影重叠面积法计算了特定条件下的几何因子,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验证部分是利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大洗研究所的设备,在日本STA资助的科技交流计划中完成的。探测器为半导体探测器,其面积为450mm~2。放射源为~(241)Am,~(238)U,~(233)U,~(239)Pu和~(244)Cm α标准源,此外,在真空室内的样品盘和探测器之间的距离是精确可调的。当对源和探测器之间距离的读数值重新刻度和对~(241)Am源重新校正,并对多道的ADC零点修正后,计算的几何因子与实验测得的探测效率的相对误差对薄源在6%以内。此外,为  相似文献   
6.
低放废水的排放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多数研究采用小尺度海域模拟短期低放废水排放后的迁移扩散状况。以南海中尺度海域为例,采用MIKE模拟软件,分析南海中尺度海域的潮汐特征,模拟计算低放废水长期排放后的浓度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放射性核素氚的浓度场分布情况主要受到潮流场、余流的影响,雷州半岛东部低放废水排放情形下,放射性核素环抱于雷州半岛,并在北部湾迁移扩散,主要流向为西北和西南向;雷州半岛西部排放的主要流向为西北和西南向。就东西部低放废水排放比较而言,西部排放更加有利于低放废水的稀释扩散,排放口附近海域氚的浓度活度较高,对海洋环境敏感目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核素在非均质含水层多孔介质中以水流为载体的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为了准确模拟放射性核素释入环境介质后在潜层地下水中的迁移,必须借助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本试验以干旱地区砂土介质为研究对象,研制了饱和带砂土弥散渗透试验土柱装置,分别将U和238Pu以液相点源形式布设在土柱入水断面处,试验周期结束后解体测量U、238Pu在土柱空间内的浓度分布,利用Hydrus-3D建立溶质迁移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相关试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U 14 d内在土柱中沿水流方向向下迁移了24.3 cm,峰值浓度为7.03μg·cm-3,拟合得到分配系数为35 mL·g~(-1),纵向弥散度为22 cm、横向弥散度为25 cm;238Pu在140 d内沿水流方向向下迁移了2.1 cm,峰值浓度为0.47 ng·cm-3,拟合得到分配系数为6 500 mL·g~(-1),纵向弥散度为2 cm、横向弥散度为25 cm。U、238Pu在非均质试验土柱中迁移曲线的不同主要与砂土介质和溶质的吸附滞留作用有关,由本试验给出的相关弥散渗透迁移试验方法可为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介质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超铀核素迁移试验中含放射性示踪剂^237Np和^241Am土壤样品分析测量的质量控制工作。整个质量控制工作由独立于分析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人员具体组织实施,它的主要内容有:抽取送检样品总数的5%~10%的样品进行复测检查;制备空白样品、平行样品和掺标样品作为质控样品,检查分析结果的质量。本文报道了这些工作的实施情况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9.
用^236Pu作产额示踪剂分析土壤中的^238Pu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36Pu作产额示踪剂测定了600多个土壤样品中^238Pu分析的全程化学产额,其产额值呈正态分布,最可几产额值为0.48,标准偏差为0.20。采用示额法进行全程化学产额校正比用预定化学产额值0.70进行化学产额校正所产生的误差小得多。  相似文献   
10.
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流场,选用某砂岩介质的核电厂址,模拟3H在其中的迁移。模拟结果表明:3H在砂岩介质迁移速度较慢,约经过8 a其浓度峰迁移到河流中。3H在水平方向以迁移为主,在垂直方向迁移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