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采用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方法,测量了80—422K温度范围内~(111)Cd在In_(0.95)Ag_(0.043)Ga_(0.005)合金中的四极相互作用随温度的变化,进而导出晶格电场梯度的温度变化。在In_(0.95)Ag_(0.043)Ga_(0.005)合金中,晶格电场梯度的温度变化遵从T~(3/2)定律:V_(zz)(T)=V_(zz)(0)(1—BT~(3/2)),斜率B=7.48(47)·10~(-5)K~(-3/2)。在80、298和422K的电场梯度分布宽分别为0.1147(259)、0.0924(340)和1.344(175)。表明在液氮温度和室温时,合金的晶格结构特性较好,温度升高,晶格结构特性变坏。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在核反应~(100)Ag(α,2n)~(111)In中,由于~(111)In反冲在银中引起辐射损伤的初步研究结果。 分别以剂量率为0.5×10~(12) α/cm~2和1.2×10~(12)α/cm~2·s(总剂量为2×10~6α/cm~2)。能量为26MeV的α粒子,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轰击银箔,观察到由辐射损伤引起的四极相互作用与剂量率、辐照温度、退火温度有关。在液氮温度小剂量率的辐照样品研究中,我们测量到一个“恒定”的四极相互作用尖频率ω_0为82MHz,在淬火效应的观察中,得到的四极尖频为115MHz。室温下以大剂量率和小剂量率辐照的实验中,均未见到四极相互作用尖频。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6,7)Li次级中子能谱和弹性、非弹性散射角分布数据实验测量和评价情况,讨论了这些数据处理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和评价数据给出的方法及某些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实验效率、精度和可靠性,将转动三探头谱仪改建为四探头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谱仪。新建谱仪的时间分辨好于1.5ns,微分非线性好于±2.5%,长期工作稳定性好,而且具有符合效率高、测量与探测器效率独立等优点。本谱仪已用于四极相互作用、材料结构和相变研究,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9Be(α,n)~(12)C反应对于α粒子发射体给出最高的中子产额,所以通常都用铍制造放射性中子源。制造中子源的重要问题是选择适当的α发射体。过去,~(210)Po,~(239)Pu和~(226)Ra是常用的α发射体。然而~(226)Ra有很强的γ放射性,保存和使用都不方便;~(210)Po虽  相似文献   
6.
用微分扰动角关联(DPAC)和微分扰动角分布(DPAD)方法来研究固体材料中的缺陷和辐射损伤的微观机理,是近几年来发展的“第三代”超精细相互作用研究,在国外开展得不少。 由于这类相互作用比较微弱,“捕捉”到缺陷的核探针占总数的比例很少,因此进行这种研究时,需要特别精确地获取数据及分析数据,对谱仪测谱的微分线性和时间分辨要求很高,这是与磁相互作用研究不同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