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首次用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D→ππ,Kπ,KK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α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发现在D→ππ,Kπ,KK衰变中的一些衰变道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部分以及α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的贡献.最后计算了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大多数的衰变道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一致,我们的计算结果比因子化方法的计算结果有较大改进,但部分衰变道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相比还有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2.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νl(l=e,μ)衰变过程,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既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fD+K(q2),又计算了形状因子中新的项~fDK(q2),发现了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这样能分别计算D→Keνe和D→Kμν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计算出的分支比与实验数据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3.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ν~1(l=e,μ)衰变过程,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既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fDK+(q2),又计算了形状因子中新的项fDK~(q2),发现了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这样能分别计算D→Keve和D→Kμv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计算出的分支比与实验数据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大量的实验研究电子、中子、原子和分子的衍射现象,而且这些实验有各种各样的理论解释.在本文中,我们首次对低能氦核的单缝衍射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量子力学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一些新的结果:当单缝宽度a在3λ≤a≤60λ时有明显的衍射现象;单缝长度主要影响条纹的衍射强度;氦核能量也只影响条纹的衍射强度;而单缝厚度对条纹强度及条纹形状都有一定影响.相信所有这些新的预言在氦核单缝衍射实验中能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