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无线电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汪映荣  郑正 《中国电力》2017,50(1):43-48
AP1000机组作为三代核电机组,于2006年引入中国,经历了10年的努力,2016年,以首台机组完成热试为标志,基本实现从设计到工程的应用。基于“十三五”发展清洁能源与制造业的国家策略,系统性的论述了AP1000机组的关键设备国产化情况,分析了各类设备国产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后续需要继续攻关的方向,为后续AP1000机组及其升级后的系列机组设备国产化产业链的完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AP1400核电技术是在消化吸收世界三代先进核电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第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CAP1400技术研发与定型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工程实施、知识产权、技术进步等各方面需要,并进行了大量分析、评审、试验验证等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3.
汪映荣 《中国核电》2011,(2):180-187
随着国家"积极推动核电发展"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尤其是2006年国家确定引入美国西屋AP1000核电技术路线之后,以常规电为背景的一些电力集团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核电前期开发、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传统的核电企业如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也大量地招聘、招收了一定比例的常规电从业人员。这些长期从事常规电工作的人员从事核电工作以后,如何能够尽快实现工作转变,早日适应核电的工作要求,做到从工作的转变到观念的转变,知识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熟练驾驭的转变,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核电工作者。本文从核电的技术特点、管理特点、文化特点和从事核电工作应关注的几个方面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这一特定时期的核电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核电发展的现状、世界核电发展较快国家的核电发展经验的分析和借鉴,提出了对中国核电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全新的数字化核电站的蓝图架构和方案构想,以核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将项目前期、工程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的设计数据、建造数据、调试数据、生产实时数据、业务过程数据进行全面有效整合,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核电站,实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跨平台资源共享.通过介绍数字化核电站的概念、意义、进展情况及构成,提出了数字化核电站信息平台的建设思路,分别建立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核电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