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电子束引发预辐射接枝技术,在聚全氟乙丙烯(FEP)膜上接枝丙烯酸(AA)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两单体,制备出一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膜,接枝率越高,接枝膜的吸碱性能越好。差示量热扫描及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接枝膜结晶度随接枝率的升高而降低。这是接枝膜中FEP组份的“结晶变形”及接枝链对晶区的“稀释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磁粉的基础上,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单体在反相微乳液中通过电子束辐照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聚丙烯酰胺磁性核壳微球(Fe3O4/Polyacrylamide,PAM),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动态激光光散射仪表征样品.结果表明,制备的磁粉为Fe3O4单相,粒径为9nm左右,磁性高分子微球Fe3O4/PAM直径范围为80-150 nm,呈球形.分析了乳化剂用量,单体浓度,磁粉用量,吸收剂量等对Fe3O4/PAM微球粒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所有的离子交换膜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20世纪70年代已商品化的Nation系列膜。具有磺酸功能基的Nation膜电阻低,但用在氯碱工业时电流效率低。1974年Seko发明了全氟羧酸阳离子交换膜,使电流效率有实质性提高,并推动了复合膜的发展。复合膜具有磺酸膜的低电阻性能和羧酸膜的高电流效率。本工作采用辐射接枝法制备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双功能基阳离子交换膜,目的主要是以低成本且简单可行的辐射接枝法代替共聚法,制备稳定性好、低电阻、高电流效率的阳离子交换膜。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4种Fe、Cr过饱和固溶量不同的Zr-4合金试样,采用透射电镜分析了4种试样的显微组织,并研究了4种试样在500℃/10.3 MPa和360℃/18.6 MPa/0.01mol/L LiOH水溶液中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在Zr-4合金未发生疖状腐蚀的情况下,降低α-Zr中过饱和固溶的Fe、Cr含量有利于改善Zr-4合金在500℃/10.3 MPa蒸汽中的耐均匀腐蚀性能。提高α-Zr中过饱和固溶的Fe、Cr含量有利于改善Zr-4合金在LiOH水溶液中的耐均匀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锆的晶体结构是密排六方,其腐蚀各向异性比较显著。另外,锆合金在加工成材的过程中会产生织构,这将影响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论述了锆合金腐蚀各向异性的研究方法、结果和进展,并讨论了织构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为认识锆合金的腐蚀行为、研究其腐蚀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化学改性,制备了乙烯基活化的纳米二氧化硅。运用γ射线引发共辐射接枝的方法在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单体,得到SiO2-g-GMA接枝共聚物,然后在共聚物表面进行氨化反应得到吸附材料。研究了单体浓度、吸收剂量等因素对GMA接枝率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反应条件与接枝率的对应关系。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接枝物的结构,研究了pH值、GMA接枝率、最大试样体积等影响因子对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PU合成革中加入氢氧化镁,进而对其进行阻燃性、透湿性、剥离性能、极限氧指数、烟密度等级分析,结果显示:PU合成革随着厚度、氢氧化镁阻燃剂用量的增加,阻燃效果、极限氧指数均明显增加,烟密度均下降;透湿效果随着氢氧化镁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厚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剥离强度随着氢氧化镁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厚度增加呈上升趋势。针对不同厚度的PU合成革来讲,应采用不同比例的氢氧化镁来达到PU合成革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及辐射引发接枝GM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化学改性,制备了乙烯基活化的纳米二氧化硅.随后运用γ射线引发共辐照接枝的方法在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单体,研究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反应条件与接枝率的对应关系,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综合热分析仪(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sis,TGA)、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等手段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用电子束引发预辐照接枝的方法,在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薄膜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制备了含有高活性环氧基团的聚合物膜。详细研究了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吸收剂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接枝物的组成、热性能和表面形貌。FT-IR测试表明接枝物为HDPE-g-GMA共聚物;接枝膜的熔融温度Tm以及修正后HDPE组分△Hf(HDPE)均随着接枝率的增大而降低,原因归结于HDPE接枝后结晶度降低。HDPE-g-GMA膜的AFM图像显示其表面粗糙度增加,进一步证明膜表面发生了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