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针对含有气腔的UMo/Zr单片式燃料板,考虑包壳材料的热蠕变效应,将包壳的变形与气腔压力相耦合,发展了一种对燃料板宏观起泡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所建立的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了包壳热蠕变和气腔内裂变气体原子数对起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虑包壳热蠕变时,若局部开裂区域内的裂变气体原子数为4.0×1017,以鼓泡高度0.1 mm作为起泡阈值的判断标准,所预测出的阈值温度比不考虑热蠕变时低100℃;若局部开裂区内的裂变气体原子数由2.5×1017增加至4.0×1017,则燃料板的起泡阈值温度将可能降低40℃,通过降低包壳材料的热蠕变率可以有效提高燃料板的抗鼓泡能力。   相似文献   
2.
For a UMo/Zr monolithic fuel plate with a gas space, a method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macroscale blister behavior considering the thermal creep effects of the cladding, in which the calculation of cladding deformation is coupled with the gas space pressure. Based on the developed simul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thermal creep strain of cladding and the internal fission gas atom number on the blister behavior 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thermal creep of cladding considered, if the fission gas atom number is 4.0×1017, the predicted blister threshold temperature will be 100℃ lower than the cas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thermal creep of cladding, with the blister threshold temperature set as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blister height reaches 0.1 mm, with the fission gas atom number increasing from 2.5×1017 to 4.0×1017, the blister threshold temperature might decrease by 40℃. The blister threshold temperature of the fuel plates could be improved by using a cladding material with low thermal creep rate.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在阐述低碳经济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支撑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理论、低碳产业发展理论等进行了述评。从理论视角看,低碳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的刚性约束下,以能源经济为着眼点,以低碳产业为抓手、以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低碳制度为动力的新型经济,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我国应将低碳经济纳入国家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多措并举促进低碳经济的全面、快速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U-10Mo/Zr单片式燃料元件的辐照性能模型以及热-力学本构关系,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非均匀辐照场中燃料元件稳态热-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获得并分析了U-10Mo/Zr单片式燃料元件温度、形变和应力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料芯体厚度增量在芯体和包壳结合面附近达到最大,主要受到燃料辐照蠕变的影响;在较低燃耗条件下,燃料芯体高温辐照肿胀模拟结果与低温辐照肿胀试验结果相当;燃料芯体边角区域和包壳端面外侧区域存在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日益加快能源产业战略转型的步伐,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经济增长点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产业关联效应强、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以及动态演变。新经济增长点的生成和培育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创新能力、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四类要素的作用。市场需求是前提,创新能力是关键,资源禀赋是基础,政策环境是支撑,四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组合方能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生成。以徐州为例,新能源产业高度依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加快开发国内市场是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大部分核心技术主要依靠欧美发达国家,导致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必须进一步整合创新要素,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徐州具有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和环保蓄电池较好的资源禀赋,但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放大,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促进徐州新能源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政策环境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但还需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分别从行业及地区层面运用碳排放分解模型测度工业发展的碳排放效应,运用扩展STIRPAT模型剖析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而利用碳排放潜力指数模型分析工业碳减排潜力。研究表明:近年来苏北工业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电力、采矿、冶金、石化、造纸等行业,徐州、淮安两市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影响苏北工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能源消费强度、工业经济规模及行业结构,其次是居民生活水平及城市化发展水平;挖掘苏北工业碳减排潜力的重点在电力、采矿、石油加工、化学医药、冶金、装备制造、造纸等行业以及徐州、淮安、连云港等城市。据此提出加快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步伐、建立重点行业碳排放目标管理和责任落实机制、加强重点城市碳排放管控、进一步挖掘碳减排潜力、促进苏北工业节能化和高级化转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境外合作产业园区,是我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经贸合作、促进与沿线国家经济深度融合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基于产业园区理论与"走出去"战略实践的有机结合,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的概念及内涵,从园区类型及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概述"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状况。通过对农业园区、加工园区、服务业园区、综合性产业园区等四类产业园区的案例分析,论述我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的背景意义、总体目标、产业定位、主导企业、运营模式及综合效应;同时,通过与国内代表性中外合作产业园建设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全面加强双边政府沟通、深化完善园区合作机制、科学制定园区产业规划、聚力推动园区配套建设、大力培育引进国际化人才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