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蒋祖跃 《核动力工程》1996,17(4):318-321
介绍了反应堆堆芯核测系统通量探测器运动控制的特点,并着重介绍了探测器的位置编码、译码电路为消除两级编码器之间齿轮啮合间隙所采取的措施。介绍了送计算机采样同步信号的形成和利用燃料组件定位格架的位置来调整探测器在堆芯中轴向测量区域的方法。最后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为系统检修、改进和设备国产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秦山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输出驱动部分的可靠性,针对秦山核电站在调试、运行过程中该部分出现的问题,在现场工艺空间小、总体布线不变的情况下,对原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研究:(1)重新设计了输出继电器组件,统一继电器规格,提高通用性。采用直接焊板的方式提高引脚的接触可靠性,将原组件不可卸方式改为可卸的连接方式。电源线和地线采用了串联环接的方式,使单个继电器组件卸下时不影响其余保护信号的正常输出。(2)重新设计了继电器驱动线路。将原驱动线路放大工作方式改为开关工作方式,降低线路功耗。采用CMOS缓冲门,使CMOS电路与TTL线路匹配。新的停堆继电器动作时间从原来的35ms降到5ms,用于专设安全设施驱动信号的继电器动作时间从10ms降到6ms,使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秦山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输出驱动部分的可靠性,针对秦山核电站在调试、运行过程中该部分出现的问题,在现场工艺空间小、总体布线不变的情况下,对原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研究:(1)重新设计了输出继电器组件,统一继电器规格,提高通用性。采用直接焊板的方式提高引脚的接触可靠性,将原组件不可卸方式改为可卸的连接方式。电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介绍核电厂实验室标准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经验,总结了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过程中的重点,以期业内同行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核电厂实验室管理水平,为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秦山核电厂采用数字化技术改造了基于模拟技术的反应堆保护系统。与此同时,采用同一数字化安全仪控平台对堆外核测系统进行了改造。文章结合该厂原有系统的历史和现状,在广泛了解目前国际上数字化安全仪控平台的发展状况、国外核电厂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秦山核电厂工程实际的改造规划和"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充分利用国内技术力量"的实施策略。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在役核电厂反应堆保护系统及其相关设备改造的主要因素,并对可实施性作总体评估,以了解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预先准备相应对策,确保技术改造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