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1.
蒋自龙 《核动力工程》2000,21(3):253-255
提出了一种反应堆吊筛结构在水中作梁型振动的分析方法,介绍了计算模型,端部弹性支承刚度、等的确定,最后得到了振动频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核反应堆运行时,二次支承组件将长期承受巨大的横向流体冲击力,为确保其可靠性,开展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反应堆二次支承组件在空气中的振动特性现场测量,获得二次支承组件的振动频率、振型和阻尼比,为安全评审提供了依据,并为后续的流致振动分析提供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3.
螺旋式传热管束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某溶液堆堆芯内呈纵向螺旋状盘绕的传热管束进行了流致振动试验研究,包括结构在空气中和静水中振动特性的计算和试验以及稳态和瞬态运行工况下的流致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热管束入、出口之间的压力差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且上部固定连接端是相对薄弱的部位.在稳态运行时不会发生动力失稳,振动位移不会造成管束各管段之间发生接触碰撞,疲劳分析表明满足规范要求.瞬态响应最大振动位移和应变均比稳态运行时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两端固支梁为模型,用分析和实驗方法討論了梁在自由振动过程中与带間隙的支撑碰撞的动力效应。目的是探討碰撞对梁的振动特性和振动响应的影响。实驗分別用了一个、两个和三个支撑板以及四种不同尺寸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位置是可調节的,支撑板与梁之間的間隙在0.25~1.00mm范围內改变。主要做了单边碰撞实驗,对双边碰撞实驗做了初步观察。实驗結果表明:梁的基阶振动頻率接近单跨梁的基阶固有頻率,但碰撞作用使基阶振动頻率明显地提高了。碰撞引起了許多高頻成分。最后,以梁中点初位移与間隙尺寸之比为参数給出了基阶頻率的变化曲綫,第一次碰撞开始的时間、第一次碰撞的持續时間的变化曲綫。对測得的位移响应时程曲綫进行了Fourier分析,并給出了离散譜綫。分析給出了中点有一个刚性支撑的碰撞結果,与测量結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反应堆主换热器模拟体管束在空气中的振动特性试验研究。本试验采用共振法,通过接触测量——应变片、压电晶体片,加速度计和非接触测量——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了管子在空气中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由于栅网支承与管子之间存在间隙,栅网板具有一定宽度.因此,管子与支承的接触作用点是随机的。试验发现.管子具有丰富的频率和振型,测量的主控频率和主控振型与两端固定中间支承为“刀刃”式支座的连续梁理论计算结果很吻合,频率相差不超过7%。本试验研究为水流振动试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空气中吊篮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热交换器的模拟体对传热管的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首次用非接触式传感器(即电涡流探头)直接在水下测得了管子的振幅、自振频率等,并分析了流动参数及结构参数对振动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推荐了可供计算时参考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以反应堆吊篮为工程背景的两同心圆筒结构在内外流的共同作用下的动态特性,用Flugge壳式理论和流体势流理论推导出了描述此类系统的频率方程,用秦山核电站II期1∶5模型实验的模型作为该文的算例,求解频率方程获得了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并讨论了影响结构振动频率的因素,如流体速度、密度和结构的厚径比,在这些因素中,流速对结构的固有频率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用结构在静水中的固有频率近似结构在动水中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